第1367章(1 / 1)

第1367章

但孫可望不這麼想,孫可望想要獨霸一方,他覺得自己是張獻忠的繼承人,既然張獻忠已經死了,那麼大西政權應該選出新的皇帝,而他就是這個皇帝的不二人選。只不過雖然孫可望有這個意思,奈何李定國在大西軍中的實力和地位能跟他分庭抗禮,所以兩人一直僵持不下。最後孫可望還是妥協了,但提出了苛刻的條件,他對李定國說,自己寫信投靠永曆,但必須讓明廷封他為秦王,如果不能答應這個條件,他就推翻之前的決定。

對於這種言論,李定國也不能立刻撕破臉,畢竟人家退了一步,李定國只好默不作聲,由孫可望寫信並派人送來廣西,當面呈交皇帝,看看明廷怎麼說,這便有了丁魁楚手中這封信。

永曆拆開信件一看,立刻大怒,冷哼一聲將信件丟在了地上,“哼,這個孫可望簡直是痴心妄想,張口閉口就是讓朕封他為秦王,秦王是什麼地位,不是郡王而是秦王,異姓王,這在大明歷史上絕無僅有。”永曆這話倒是不錯,大明開國的時候是有異姓王,那是朱元璋給手下功臣分封的,但是這些所謂異姓王,也基本上都是郡王。親王這種級別只有藩屬國國王或者是皇族才能擔任,但孫可望什麼人,目前大西軍在大明的定位還是反賊,反賊上來要封秦王,這若是在大明任何一個時期看來,都是瘋了。

可人家孫可望還就吃准了這一點,大明都這樣了,永曆眼看着就完了,這時候不趁機搞個王的封號,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況且,孫可望還真不是說大話,如果排除興華軍的因素,實際上孫可望還真是抗清第一大勢力。

不像大順軍殘部在李自成死後分成了許多小部分,大西軍殘部的完整程度很高。四大將軍目前還沒有翻臉,大家公認的是以孫可望為首,如此一來,孫可望可以調動的大西軍殘部數量巨大。光是他本部人馬,竟有十四萬之多,李定國本部人馬不下五萬,艾能奇和劉文秀也有五六萬人馬,四大將軍加起來竟有三十萬人馬,這是非常恐怖的數字。

這也就是南明滅亡最讓人不理解的原因,實際上,如果站在上帝視角,僅從永曆一朝南明的兵力來看,即便沒有高衡這個穿越者。大西軍殘部三十萬,大順軍殘部十幾萬,明廷能控制的兵馬算上沐王府、秦良玉等等也有個十幾萬,另外還能利用影響力調動周邊的藩屬國參戰,總兵力絕不下五六十萬。

就算是五六十萬頭豬,讓清軍抓,他一時半會也抓不完。更不要說,大西軍、大順軍這些兵馬都是有實戰經驗的,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不可能這麼不禁打。結果還是被清軍一路平推,只能說實在是太垃圾。

皇帝發怒,大臣們的目標又準備轉移到孫可望的身上來。只聽丁魁楚咳嗽一聲,上前一步道:“陛下,微臣有不同意見。”

“愛卿請講。”永曆消了消氣,壓壓手道。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