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1 / 1)

第1383章

阿昌阿的想法也很簡單,既然是跑路,自然要離興華軍越遠越好,金城寨和崑崙關那邊都是興華軍的精銳,去那裡無異於找死,還是在南寧府周圍找找機會,看看能不能從明軍這裡打開突破口。

阿昌阿自己並不是怕死,作為鑾儀衛主將,在戰場上為了大清獻出生命是一個勇士的榮耀,但是他身負重任,就算要死,也要把任務完成了再死。在阿昌阿看來,現在他們有兩個任務,第一,要把這次戰鬥的情況原原本本帶回去,上報給多爾袞。阿昌阿是多鐸的部下不錯,但阿昌阿是多爾袞親自派過來加強多鐸東路軍方向的人。

所以實際上如果問阿昌阿效忠誰,無疑是多爾袞本人。多爾袞叫他來,一方面是給弟弟幫忙,另一方面當然是將戰場的所有信息一字不差帶回去稟報給多爾袞。不是多爾袞不相信多鐸,而是作為主將,不管是多鐸還是濟爾哈朗,在做報告的時候肯定有指向性,不能做到完全公平公正。多爾袞就是要阿昌阿站在清廷的角度,做出最客觀的報告,幫助他掌控前線局勢。

所以阿昌阿必須要回去,或者說他們這九個人當中至少要回去一個人,將前線發生的所有事情原原本本稟報攝政王殿下。另一方面,阿昌阿還有個任務,他的身後背着一個布包裹,那是鑾儀衛夜襲崑崙關,拚死從一個哨兵手中搶到的火銃。

清軍跟興華軍交戰多次,在興華軍這種新式火銃之下吃了不知道多少次虧,清兵不是傻子,自皇太極登基之後,清軍一反常態,對於火器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入關之後,清軍的火器直接反超明軍,甚至為了建立強大炮兵,專門撥款組成了烏真超哈炮營,可見清朝統治者對火器的重視程度。

他們了解明軍所使用的一切火銃,但對於興華軍火銃的認知為零,雖然知道他們手中的傢伙事性能遠超明軍的火器,但一直沒有搞到實物。現在阿昌阿費了好大力氣,終於搞到了實物,那他一定要帶回去。如果清軍能仿製出這種火銃,對於日後的作戰將是天大的助力,士兵們完全可以憑藉這種火器跟對方硬碰硬幹一仗。

阿昌阿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就算是死,也要把樣品送走。阿昌阿從懷中掏出一張沾滿血跡的地圖,辨認了一下方位,他的打算是,從南寧南部想辦法渡過鬱江,然後去南岸的南里鄉,從那裡進入廣東境內,再想辦法去廣州。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們來到了青秀山不假,可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他們沒有船隻。如果現在做木筏子,九個人至少要做兩三個,後面有追兵,估計是來不及了。阿昌阿一咬牙,見士兵們已經吃完了,揮手道:“出發,去江邊碰碰運氣。”

一行人穿越青秀山的密林,作為白山黑水的獵戶,他們的聽力都不錯,很快郎坦就聽見了嘩嘩的流水聲。“鬱江就在前面。”他順手一指,眾人撥開灌木叢,視線豁然開朗,鬱江就在山下。郎坦躬身道:“大人,奴才下去找船。”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