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好,圖海,你在前探路,我們不休息了,先進入廣東再說。”為首一人道。
“奴才遵命。”年輕人猛地揚起馬鞭抽打戰馬,戰馬嘶鳴一聲,邁開四蹄狂奔起來。
如果近看這支隊伍,就會發現,所有人都是頂盔摜甲,而且穿的五顏六色的鎧甲,紅色、藍色、白色、黃色都有,不是滿洲八旗還能是什麼人,這支隊伍正是從京師趕去兩廣前線的清廷慰問團。
原來,自從濟爾哈朗的中路軍和多鐸的東路軍準備進攻廣西之後,遠在京師的清廷就很少收到來自前線的戰報了。如果按照多爾袞的規矩,繞開福建,選擇從江西的官道走,直奔南直隸,戰報在南京進行中轉,然後八百里加急直送京師。若是在平日里,如果奏摺通過正常驛站的驛卒進行傳遞,從廣州到京師的奏摺大約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到多爾袞的案頭上。
但如果採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只需十天半個月,奏摺就能送到。為了保證對前線的了解,多爾袞特地派出三批快馬,組織這支騎兵來回在京師和廣州之間報信,跑死戰馬都不在乎,由軍隊繼續調集戰馬給他們使用就是。
所以自從多鐸渡過長江,多爾袞幾乎每十天就能收到一封前線戰報。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東路軍進入廣西,讓多爾袞感到奇怪的是,不僅僅是多鐸的戰報停止了,連濟爾哈朗那裡也沒什麼消息。其實哪裡是他們不想稟報,分明是吃了敗仗,損失慘重,不敢稟報罷了。就比如濟爾哈朗,連敗數陣,他想着等翻盤滅了興華軍之後再寫總結報告,所以前面的分項戰報乾脆就叫停了。
多爾袞收不到前線的消息,自然着急,可想想又不能派人去勘察,這不是明擺着不信任前線嗎。所以乾脆,想了個好辦法,以慰問的名義,擬定一份封官名單,讓人帶上會票,直接南下,去兩廣看看什麼情況。
這慰問團的規模堪稱豪華,領銜的不是別人,正是正白旗宗室,愛新覺羅班布爾善,此人是老資格,乃是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的兒子,入關后被朝廷封為一等奉國將軍。加上愛新覺羅的身份加持,在八旗之中頗有地位。更重要的是,此人雖然跟多鐸、多爾袞差了輩分,但實際上年紀差不多,所以多爾袞特意讓他為主,帶人南下。
不僅如此,慰問團中還有正黃旗國史館侍讀馬佳圖海、鑲藍旗貝勒愛新覺羅尚善、刑部主事李之芳、烏真超哈總教習曹振彥、大清工部尚書金之俊、兵部尚書明安達禮、寧古塔將軍沙爾虎達等等,總計大小十數名文臣武將,不僅如此,就連郎坦的老子,內大臣瓜爾佳吳拜也跟着隊伍一起南下,表面上是領了多爾袞給的差事,實際上他也有私心,想去前線看看兒子。
滿清的文官跟明朝的文人不一樣,比如馬佳圖海,說是國史館侍讀,但實際上能文能武,年輕人弓馬嫻熟,不比一般的大清勇士水平差。所以班布爾善有意鍛煉一下他,乾脆讓他在前面開路。
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在兩天後抵達了廣州,此次,多爾袞並沒有派人提前打招呼。所以這上百人突然出現在廣州城外的時候,倒是把駐防廣州的韓岱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