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第二日的早朝,是在一片悲哀的氣氛中進行的,昨夜紫禁城裡出的事情雖然沒有公開,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流言傳了出去。內容很簡單,就是深夜有一封來自廣東的八百里加急奏報送到了多爾袞的手上,多爾袞只拆開看了一眼,就大叫一聲暈過去了。
但凡是有點腦子的人都該知道,這封信上寫的大概是什麼內容。用腳趾頭想想都能明白,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情,如果是好事情的話,多爾袞萬般不會有如此反應。那問題是,前線究竟出了什麼大事,讓多爾袞如此呢?
懷着疑問,眾人進入了金鑾殿。自從滿清入主京師之後,並沒有對紫禁城進行破壞,在多爾袞看來,這座明朝建造的雄偉建築如果就這麼被摧毀實在是太可惜了。不僅不能摧毀,而且滿清皇室還要直接在這裡居住,因為這象徵著權力和正統。所謂逐鹿中原,入主京師,誰住進了紫禁城,誰就是天下的主人。
再加上從皇太極開始,滿清就大力任用漢臣,效仿明朝制度,所以這金鑾殿自然也就成了大清皇帝召開朝會的場所。
大臣們分成文武兩班站好,便全部轉過身來,面向龍椅。龍椅上坐着的是個八九歲的孩子。不是順治皇帝還能是誰,只不過跟剛登基的時候不同,剛登基的時候,因為小孩子的天性,順治在龍椅上根本就坐不住,這裡看看,那裡瞧瞧,對什麼都感到好奇。
一年之後,順治才被布木布泰完全調教好,現在跟個小大人似的,端坐在龍椅上,倒是有點少年天子的樣子。不過那大了不少,不太合身的龍袍,還有稚嫩的臉仍然反映出,順治不過是個娃娃皇帝,是攝政王殿下的傀儡罷了。
而龍椅的背後,是絲質的帳簾,隱約能看到後面的人影。正所謂垂簾聽政,後面坐着的不是別人,正是布木布泰。而龍椅邊上赫然擺放着一張普通椅子,可椅子上坐着的人不普通,那不是多爾袞還能是誰。
因為金鑾殿大堂廣闊的原因,在後面的大臣們倒是不能看清楚多爾袞的面部表情,但前面的大臣能看見,比如文臣之首,大學士范文程就一直盯着多爾袞,此刻的多爾袞,彷彿比平時老了十歲,一臉的疲憊之色。對於昨天晚上的事情,范文程也聽說了,看來此事非同小可,只是多爾袞不說,范文程也不好直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