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
整個西路軍,主要是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豪格帶領的滿蒙八旗主力,另一方面就是以吳三桂為首的關寧軍。當日,吳三桂和李自成在一片石大戰的時候,他麾下的關寧軍超過五萬,接連作戰之後,損失慘重,但到了西路軍成立的時候,吳三桂麾下從遼東帶來的關寧軍依然有三萬多人。
所謂關寧鐵騎,實際上是後世對吳三桂的誤解。誠然,關寧鐵騎自然是存在的,但人數並沒有那麼多,關寧鐵騎是關寧軍中的核心力量,但不代表吳三桂麾下全是關寧鐵騎。關寧軍大部分依然是步兵,關寧鐵騎僅有五千人馬,多次作戰之後,現在的吳三桂手下,鐵騎已經不足四千,這是他的核心力量,不到關鍵時候不會用。
除此之外,還有三萬多關寧軍步兵,用的全都是明軍制式裝備,只是鎧甲和號衣的顏色全部用黃色來替換明軍的紅色。這是因為入關的時候,清廷為了褒揚吳三桂在入關之戰中的貢獻,特地將吳三桂納入漢軍正黃旗,賜給他的部下黃色號衣。這對吳三桂來說,是無尚的恩典。
入川之後,吳三桂一路吸納降兵降將,包括張獻忠的部下劉進忠也帶領一萬多人來投降,這讓他的兵馬一度擴充到六萬餘人,是西路軍中第一大集團。
除了吳三桂和漢軍八旗李巴顏、李國英、盧光祖等一眾戰將之外,西路軍領兵之人是肅親王豪格,豪格麾下也是將星熠熠,有參贊大臣愛新覺羅尼堪、愛新覺羅滿達海,固山額真董鄂都類、巴哈納,剛剛因斬殺張獻忠被提升為領侍衛內大臣,號稱滿洲第一巴圖魯的鑲黃旗大將鰲拜,滿蒙八旗前鋒統領、護軍統領鄂莫克圖、車爾布、阿爾津等等,共計戰將數十員。
光是滿洲八旗就有十幾個甲喇,近兩萬兵馬,蒙古八旗也有小兩萬人,再加上漢軍,這才有了十萬之數。這支軍隊的機動能力很強,因為漢軍八旗之中最強的關寧軍也配屬給了西路軍,所以除了火器之外,若是論弓馬嫻熟、冷兵器搏殺,以西路軍為首。
今日,豪格召集這麼多戰將濟濟一堂,正是要商量下一步的軍事行動,這段時間,豪格可謂是焦頭爛額,他們佔領了成都府不假,但是也僅僅佔領了成都府,成都府之外的地方根本不受控制。
在重慶府,試探出擊的清軍遭到了李過的農民軍殘部的堅決打擊,此刻的李過已經轉換了身份,變成了大明朝的忠王,其麾下部隊的單兵戰鬥力雖然不強,可他們善於利用夔州一帶山川地形,給清軍造成不小的打擊。最可恨的是,在重慶府還有個難纏的秦良玉,老太君的土司兵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地形易守難攻,而且老太君抗清之心堅決。
豪格曾經多次派人去勸說,但全都是有去無回,秦良玉根本不跟他們廢話,直接把清軍使者全部斬殺,以表示抗清到底的決心。有這兩路兵馬在,清軍在川東連連碰壁,損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