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
鰲拜能做出這樣的判斷不奇怪,一方面,除了當事人多鐸之外,恐怕就連多爾袞自己也沒搞清楚興華軍和明廷之間的關係,當然,隨着阿昌阿逃回來,現在清廷估計是明白了,但是前面送給豪格的文書並沒有提及興華軍和明廷其實並不是隸屬關係這一點,在此之前,清軍上下都認為興華軍不過是明廷從安南花錢請來的雇傭兵罷了。
另一方面,得益於興華軍對雲南的耕耘,再加上西路軍一直在四川作戰,所以對於雲南的情況並沒有掌握,他們還停留在對於沐王府的認知上,認為雲南是沐王府的傳統地盤。包括現在戰場上的鰲拜和吳三桂都是這種想法。既然興華軍是雇傭兵,就沒必要玩命,現在他們玩命,只能說明廷給他們開出了天價,或者說他們要在雲南得到好處。
比如這個銅礦,可能就是明廷給興華軍開出的籌碼。當然,傻子都知道,光靠一個銅礦肯定不會讓興華軍如此賣命,肯定還有天大的好處,不管怎麼說,雲南境內肯定是好處多多。
豪格也不是傻子,他們在四川擊敗了眾多對手,俘虜也抓了不少,對於雲南多多少少有些了解,而且雲南物產豐富,正是戰後重建的資源由來,清軍自入關之後,一路南征北戰,其實清廷高層也明白,這種高強度的戰爭已經把華夏幾乎打成了一片廢墟,包括曾經富饒的江南都快被打爛了,清軍統一全國之後,必然要安定下來進行恢復、發展,所以資源是必不可少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吳三桂也聽出味了,他連忙道:“這麼說,我們要立刻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最短時間內滅了這股敵軍,從地圖上看,目前我軍的位置,從這裡南下昆明是最快的,省的大軍繞路。而且,既然已知有這股敵軍存在,現在繞路也不現實了,我不放心把他們放在後方。”
拋開別的不談,光是從軍事角度來說,吳三桂算是明末明軍之中的頂尖高手了,畢竟是關寧軍的領頭羊,明軍最強部隊的指揮官,豈能是等閑之輩。再從他入關之後包括後來重新打出反清復明旗幟的各種行為來看,吳三桂不僅在軍事上,在政治上也是高手。
要不是康熙年輕,硬是用拖字訣把吳三桂耗死了,導致叛軍分崩離析,假如吳三桂還能活十年,估計真能把康熙給打哭了。
鰲拜點了點頭,這支部隊這麼能打,而且遠比預想的幾千人多,從夏國相等人的描述來看,上面恐怕三千人不止,這麼多力量,對清軍的補給線將是致命打擊。
自從入關之後,清軍的戰術就逐漸開始向中原模式轉變了,以前滿蒙聯軍打仗,來如影去如風,講究快准狠,基本上是就食於敵,打到哪裡算哪裡,不需要漫長的後勤。但是入關后,隨着漢軍成為主力並且火器部隊的不斷增加,後勤已經成了重要一環,如果沒有後勤,軍隊寸步難行,所以這支駐守永寧的軍隊,斷然不能留。
鰲拜揮舞了一下拳頭道:“那好,既然大家都這麼想,就不用再說了,方才是試探性攻擊,也不是沒有成果,至少,敵軍的防禦手段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接下來,我們用車輪戰發起進攻,吳大帥,你再調出一萬人馬,我這次放三個甲喇的草原騎兵給你,全力突擊。三個時辰,我給你三個時辰,打不下來,準備第二梯隊,滿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