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1 / 1)

第1614章

同時,此戰過後,興華軍在雲南開啟新一輪擴軍,宋志、張超、景沖、阿木、吳榮各自升任軍長,王奇遠在海南,但鑒於他在廣州和壕鏡作戰的表現,同樣提升為駐海南興華軍軍長。陸濤作為情報戰線的大拿,崑崙關一戰同樣立下大功,拿下廣西西南之後,情報軍的人數也在增長,按照陸濤的預計,一年時間,情報軍就可以在廣西、雲南、安南、海南各地發展到一個軍的規模。當然,這包括了核心人員和外圍人員。

情報軍這個規模倒是不算特別大,高衡畢竟從後世而來,多少也知道後世情報機構的規模。以抗戰時期的中統或者軍統為例,軍統在鼎盛時期,光是行動隊人員就有五萬,這還不算外圍人員,中統在發展初期算上內外人員有二十萬,當然,那時候的華夏人口比古代多得多,所以發展到這麼多人員很正常。

不過以興華軍目前控制的地盤和人口,發展一萬多人倒是不難。按照統帥部的統計,興華軍在安南的人口已經超過百萬,海南的人口也有百萬,廣西西南部也有數十萬人口。雲南更是有超過二百五十萬人口,再算上從其他地方吸收的災民,包括可以從海外獲得的人口補充,興華軍的總人口已經高達五百餘萬。

按照古代爆兵的規則,在古代生產力的條件下,正常的爆兵極限就是十分之一,比如當年戰國時期秦國滅楚,王翦上來就要六十萬人馬,這已經是把秦國能打仗的青壯全部徵集走了,所以滅楚之戰如果失敗,秦國也就不復存在了。

以如今為例,興華軍的生產力高於古代,但即便如此,如果總動員,最多也就是爆出五十萬大軍,這五十萬人指的是五十萬戰兵。當然,高衡不會這麼干,這會讓興華軍走上窮兵黷武的路子,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不利。所以興華軍初步的爆兵規模大約限定在十個軍十五萬人。

此次作戰,因為全殲清軍西路軍,所以興華軍繳獲了上萬匹戰馬和馱馬,瞬間就具備擴充三個騎兵旅的條件,加上自己的馬場生產的軍馬還有從甘丹頗章互市得到的戰馬,興華軍組建一個騎兵軍已經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兵源方面的問題也全部解決,雲南當地的各部土司,經過永寧一戰,已經緊緊團結在興華軍的周圍,很多青壯都願意報名參加興華軍騎兵,加上興華軍自己遴選出來的騎兵將士,騎兵軍的組建已經順理成章。

不僅如此,隨着佛山工匠的全部到達,加上興華軍這些年有意識地培養工匠,目前的興華製造局已經比先前的規模擴大了近兩倍。宋應星的蒸汽機經過不斷改良,對軍火生產的作用越來越大,火銃和火炮生產的熟練工人越來越多,生產速度越來越快,產能幾乎每個季度都能翻一番。

按照統帥部的預計,到一六四八年夏天,興華軍將擴充到五個步兵軍、一個騎兵軍、一個炮兵軍、一個狼兵、土司兵等混合山地軍、一個情報軍。目前的短板就是水師方面,年底,下龍灣軍港已經全部建成投產,這個凝聚了興華軍全軍上下心血的產業一旦開動,大小艦船就跟下餃子一樣建造起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