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章(1 / 1)

第1634章

鄭成功一抬眼道:“他們都願意反正?”

張煌言道:“我非常肯定,並且蔡聰等人已經跟我們約定好,登陸的時候,他們會在岸上接應我們,並且麾下兵馬也都願意加入我們,這幫人總兵力不下兩萬。另有浙江和南直隸的一些民間義軍和地主豪強願意跟我們合作,這些人也有數千,我可以這麼說,我軍總兵力算上國姓爺帶來的人馬,應有近七萬兵力,攻打南京,有把握。”

實際上攻打南京這個提案正是張煌言提出來的,因為鄭成功主要是在閩浙一帶行動,其實並沒有將南京划入他的戰略目標當中。但是身在寧波並且在弘光政權中擔任官職的張煌言知道,實際上,清軍在江南的統治並不穩固,長江以南的百姓還是心向大明。

因為明末的戰亂其實百分之九十都集中在長江以北,長江以南的百姓生活並沒有受到翻天覆地的影響,屬於還能活下去的水平。

可是清軍一到,先是搞揚州十日,又來個嘉定三屠,殺得江南富庶之地血流成河,這一下就激起了百姓們的憤怒。本來大家日子過得好好的,你這上來就燒殺搶掠,所以江南反抗清軍的事迹甚多,只不過是畏懼清廷的高壓政策,很多人才隱忍不發。

但是張煌言一下子就看透了事情的本質,他認為,要打,就必須直接攻打南京,只要拿下南京,拿下這個清廷在南方的統治核心,那麼各方勢力就會揭竿而起,清軍就會陷入百姓和義軍以及各方勢力的汪洋大海。

本來清廷的統治就是少數統治多數,不僅僅在華夏大地是這個情況,就算在清廷內部也是如此。少數滿人高高在上,奴役漢人和蒙人以及其他各族人民,只要打下南京,讓大家看到希望,那麼那些投降清廷的文臣武將大部分都會反水,群起而攻之,不說別的,至少他們能將江南給奪回來。

只要拿回江南,重新定都南京,就能依託長江天險,徐徐圖之。再不濟,也能形成另一個南宋和金國,跟清廷划江而治,以後有機會再興兵北伐。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在南京城,打下南京,整盤棋就活了。

鄭成功問道:“南京的情況呢?”

張煌言道:“洪承疇這個叛徒坐鎮南京,手下三股力量,喀喀木的滿蒙八旗最能打,其次是郎廷佐的漢八旗,還有左雲龍的綠營兵,三方合計三萬人左右,但其實左雲龍的人就是原來的明軍,這幫人是牆頭草,不會真出力,周邊各地的援兵如果想要增援,那就得出城作戰,並且我軍突襲,他們沒有準備,只需要埋伏一支大軍在南京外圍,就可以圍點打援,這些人跟左雲龍的綠營兵差不多,肯定一觸即潰。”

鄭成功思索了一下,若是按照張煌言這麼說,他們實際上要對付的就是兩萬八旗軍,只要能擊敗這兩萬八旗軍,其他的僕從軍就會不攻自破了。

他說道:“那麼具體的作戰方案,張大人有什麼想法嗎?”

張煌言道:“有!”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