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章
高衡端起茶杯喝了口茶道:“說完了民安之權,現在咱們要談談民智之權,這一點我認為跟民安之權同樣重要,這也是歷朝歷代的立國之本,讀書人向來是被整個社會重視的,但是我要強調一點,我們的讀書人不應該僅僅局限於一小部分人群,讀書更不應該被人為的劃分成三六九等,這本身就已經背離了興華軍的宗旨,包括我本人也是極力反對的。”
馮澄世道:“可是教化乃是根本,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古往今來,讀書人就是高貴的。”
聽見馮澄世問話,高衡不慌不忙道:“你說得對,但也不是全對。民智之權要從三個地方入手,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教化,實際上這個工作我們安南控制區已經在穩步推進,而諒山府基本已經實現了當初制定的目標。”
成子龍道:“首先我們的義務教育已經初見成效,十四歲以下不分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權利,而且這是強制性的,義務教育工作在諒山府推行的怎麼樣,國姓爺可以去看看,我們今年又新建了博文、博學兩座女校,增加了女童受教育的人數,可以這麼說,現在諒山府和周邊境內十四歲以下的孩子,即便是家裡極其貧困的,也由官府資助,完成最基本的三年學業,不說能做什麼大文章,最起碼認字沒問題。”
高衡道:“這也就是我不斷提起的掃盲的重要性,以後我華夏,只要是個青少年就要認字,軍隊里的士兵有專門的文化教員,我們的戰士也全部都要認字,只有認字才能有更好的思考能力,才能將後續的政策貫徹實施。等到五十年後,相信這一片土地上的百姓就沒有一個不認字的了。”
高衡接着道:“另外就是要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建立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以往宋元明朝廷也有太學,這本質上就是對教化的補充和升華,能當上大學士和博士的,無一不是飽學之士,以後華夏也應該這樣,義務教育結束之後,如果能通過考試的,將會繼續往上升。”
景昭道:”今年我們擬計劃建立一座大學,就叫興華大學,設立考試製度,通過大學考試者可以到興華大學內繼續深造,做出更大的學問,另外我們還準備建立諒山職業學院,依託製造總局,培養具備相當理論知識的高級技術人才充實到製造總局和各行各業之中,未來,我們將會有更多的大師和大匠誕生。同時,我們以儒學為基礎,還應提倡百家爭鳴,恢復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繁榮局面,給更多的人發言的機會。”
震撼,實在是太震撼了,高衡提出的每一條都過於超前了,以至於鄭成功和眾人張大了嘴巴,顯然腦子正在飛速運轉,已經跟不上高衡的節奏了。
高衡卻不等他們,“教化說完了,就要談談民智的第二條,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