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5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敢問皇上,能否給為師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了並時常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同門師兄弟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唔。不錯,不錯,看來皇上已經了解了聖人學而裡面這一段話的意思,不過,了解了意思只是皮毛,要把聖人的話貫徹到日常當中,才能說是真正的學透了。比如第一句,時常溫習功課是值得高興的事情,皇上現在年紀還小,目前還沒有太多的政務纏身,但是以後,會有很多事情要皇上親自掌控,但是如果能在辦事之餘,抽出時間多多學習的話,對一個人能否長進,是很有幫助的。”
“先生,朕記住了。”
京師皇城慈寧宮,這裡專門有一間書房是給皇帝講課的地方。順治皇帝今年十歲了,雖然還沒有親政,但是該做的功課還是要做的。一般來說,皇帝會在養心殿讀書,但因為他年紀還小,所以暫時跟着布木布泰,布木布泰在慈寧宮準備了書房,專門留用老師給皇帝講課。
順治的老師有兩位,一中一西,一個就是湯若望,湯若望自然不用多說,天文地理無所不曉,還是清廷有名的火器大師,這次北洋新軍使用的神武大炮,就是湯若望的功勞。湯若望主要負責教授西學的相關知識,這也不是清朝獨創,湯若望本來就是明廷留用的洋人傳教士,實際上早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有洋人傳教士擔任皇帝老師的事情了。
除了西學之外,最重要的國學,就交給了另一個人,這個人叫濟世,是前明的進士,此人才華出眾,清軍擊敗闖軍進入京師之後,范文程便提議朝廷出面,徵召一些飽學之士加入大清效力。
范文程雖然是清廷重臣,但本質上他是個漢人,所以自然對漢人讀書人頗為親切,這個濟世就是他選拔出來的人才,現在四十多歲的樣子,博學多才,國學方面頗有造詣,布木布泰面試之後也覺得此人不錯,便留在宮中,成為了順治的國學老師。
今日,兩人正在慈寧宮上課,學習的是論語當中的內容,可就在師生二人討論文學的時候。忽然,慈寧宮外傳來了一陣騷動。
“看看,看看多爾袞乾的好事,這還有王法嗎?皇上呢,皇上在哪裡,奴才要見皇上。”
“奴才也要見皇上!奴才也要見皇上!”
大量嘈雜的聲音傳入了慈寧宮中,讓正在上課的濟世眉頭一皺。順治問道:“先生,發生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