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9章(1 / 1)

第1899章

根據高衡和統帥部的估計,實際上清軍就算是撤兵,也不可能一口氣撤到長江以北去。畢竟,江南地區曾經是大明最繁華的地方,也是大明主要的稅收中心。特別是南直隸和閩浙一帶,一直有着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北方經過連年戰亂,別說是其他地方,就說京師,在崇禎時代也是饑民遍地,清軍入關之後,因為戰爭還沒結束,並沒有多餘力量對這種情況進行修正。不僅如此,還搞出了滿漢之分的事情來,把京師一分為二,形成了內外兩城。所以更加加重了北方漢民不滿的情緒,有鑒於此,清廷也不傻,這時候如果放棄江南這個稅收的來源,自己的財政將會更加困難。

這就是多爾袞和清廷自己要做出決定的時候了,就像是一個饑民已經從燒開的鍋里抓到了食物一般,雖然手上燙,可他不捨得放開食物。滿清已經建立了大清,這就標誌着他們不再是一個部落聯盟,而是一個國家,至少從明面上來看是這樣的。

所以多爾袞和清軍決不能放棄江南地區,放棄了江南,只守住江北,那就是一窮二白,清軍很難治理這麼大的國家。如果清軍只是搜刮一波然後再次退出關外,那就跟以前一樣,大清國自己又變成了打草谷的部落,那多爾袞建立大清的意義何在?

如果不放棄江南,那清軍勢必就要投入兵力守住江南,興華軍也就要在江南跟清軍主力進行總決戰,決定江南的歸屬。多爾袞絲毫不懷疑,江南,就是決定他和高衡生死的關鍵。興華軍得到江南半壁江山,清廷退出關外,甚至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興華軍科技發達,如果得到海量的財力支撐,這遊戲就沒法玩下去了。反過來說,清廷如果穩穩把控江南,以他們佔領區的體量來對興華軍進行消耗,興華軍遲早有一天會被拖死,所以江南之戰,極為關鍵。

兩個十七世紀最傑出的統率,勢必要在江南的土地上碰一碰,來決定最後的前途命運。多爾袞在京師平定局勢之後,便馬不停蹄,火速南下,重新加入軍隊之中。而此時,江西的局面已經基本被多鐸控制住了。

“報!大帥,情報軍急件!”桂林大營之中,高衡剛吃完早飯,就有衛士將前線的急件給送過來了。清軍兵敗之後,陸濤的情報軍獲得了廣闊的活動空間,陸濤授意情報軍的將士在各處活動,搜集訊息。江西金聲桓反叛事件爆發之後,情報軍的將士已經在江西邊境活動,從江西出逃的難民和亂兵口中得到了第一手的資料。

還有不少將士乾脆直接深入江西內部,想方設法打探消息,將金聲桓的情況記錄下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