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0章
洪承疇道:“所謂戰爭的慣性,很簡單,就是興華軍進入華夏,進入中原,打出的旗號就是反清,復明不復明我們暫且不談,但他們至少要做到反清,如果到了南京就停止,天下人會怎麼想?”
多爾袞拍了拍腦袋,恍然大悟道:“啊!朕明白了,先生說的慣性就是如此。如果他們停下,作為一支域外軍隊,進入中原,佔領半壁江山,就失去了法理。只要我們再推波助瀾宣傳一下,高衡就變成了竊取大明江山的狼子野心之徒,所以他們不能停止,必須繼續跟我們作戰,只有徹底消滅我們,他們才能順利改朝換代,是這個意思吧。”
洪承疇道:“正是如此,所以戰爭不能停,停下,高衡如何整頓各方勢力?依我看,此人反感明廷,絕對不會重新打出明朝的旗幟,那麼問題來了,高衡到底要做什麼,要不就是獨立建國,改朝換代。可是這麼做,將鄭成功等一干人置於何地?要不就是依然奉明朝為正統,但如果高衡真有這個心,早就打出明軍旗號了,所以皇上不用擔心,江北會戰,一定能進行,只要我們在北部平原擊敗興華軍,一統華夏的目標依舊能完成。”
洪承疇的話給了多爾袞莫大的信心,這麼說自己先前的擔心可以說是杞人憂天了,他怕的就是興華軍划江而治,如果依然能在鳳陽平原進行決戰的話,清軍未必沒有勝算,而且勝算很大。大不了就是拼消耗,大家就耗着,看誰最後能耗死誰。
不僅如此,多爾袞已經發令進京,通知在京師留守的范文程,讓他想盡一切辦法搜羅兵力南下,五萬人也好,三萬人也罷,總之是多多益善,不管滿蒙漢還是其他什麼兵力,哪怕是讓高麗人派兵前來也行,總之一股腦全給他派過來,哪怕是把這些部隊都當炮灰來使用,也能把興華軍給耗死。
在多爾袞的打算中,只要他們過了淮河,就再也不受水文條件的限制,北方就是一馬平川,清軍鐵騎暢通無阻,大家就在這裡當面鑼對面鼓地打一場,決定天下的歸屬。
多爾袞拍了拍洪承疇的肩膀,似乎是恢復了信心道:“洪先生,你的話很有道理,朕想通了,那好,全軍加速,即刻從鳳陽府府城渡過淮河,正好,我們還可以去那裡補給休整一番。”
洪承疇躬身道:“嗻。”事實上,洪承疇這麼說也是因為他自己也沒有了退路,作為目前天下最為知名的漢奸,洪承疇已經無法再回到明朝陣營中去了。當年崇禎皇帝給他舉辦了隆重的葬禮,還給他死後上了那麼多謚號,誰承想自己竟然沒死,還投降了清朝。這在天下人眼中,已經是不可思議,所以洪承疇知道,他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必須輔佐多爾袞打贏這一仗,一統天下。
多爾袞一揮手,全軍繼續前進,無數的兵馬聚集在長江南北兩岸,北岸的清軍拔營朝着鳳陽府前進,南岸的兵馬繼續通過浮橋。當然,為了防止后隊的漢兵趁機跑路,多爾袞命令濟爾哈朗帶領本部的滿蒙精銳騎兵在南京外圍四處巡防,但凡是碰到漢軍逃兵,不用審問,就地處決,然後將人頭帶回來,就在浮橋邊堆放成京觀,目的就是為了震懾這些不知死活的漢兵。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多爾袞就是告訴這些漢兵,他們已經跟清軍深度綁定,誰要是臨陣跑路,那就要考慮下自己還能否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