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3章
清軍大帳,多爾袞清了清嗓子道:“最近鑾儀衛在營中探查,傳出一些不好的言論。朕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在談論着項羽被困垓下,彷彿這中原古戰場對於我們註定了凶多吉少。天聰三年,朕從遼東踏上征途,開始了統一華夏的戰爭,眼看明朝版圖就要歸於一統。我大清天兵所到之處,敵軍無不丟盔棄甲,匍匐在天兵腳下,真可謂是佔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短短二十年後,這小小的鳳陽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我大清天兵的葬身之地了嗎?”
興華軍大帳,高衡放下指揮棒道:“所謂戰略決戰,就是賭整個華夏的命運,賭軍隊的命運。這個賭字啊,很不好聽,可是又找不出一個更加適合的字來代替它。就是這麼一回事,啪的一下,押上去了。正是因為如此,事情臨到了面前,又禁不住心臟撲撲地跳。哪有這個道理啊,心跳的什麼呢?我們不怕燃燒,我們不怕白熱化,我們不怕燙着這裡,燙着那裡,我們的手不能發抖啊!”
清軍大帳,多爾袞一拍桌子道:“無論怎麼講,會戰兵力是六十萬對十五萬,優勢在我!”
興華軍大帳,高衡也是一拍桌子道:“十五萬對六十萬,這是一鍋夾生飯,夾生就夾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兩軍最高領導都在大帳內發出了擲地有聲的話語,實際上,不僅僅是多爾袞和高衡二人在內,兩軍從上至下所有的將領和軍官都知道,這是一場關乎前途命運的決定性戰役。清軍之中,除了漢軍將領可能有別樣心思之外,滿蒙將領包括北洋新軍將領在內的大清國鐵杆支持者都知道,他們已經沒有任何退路。
實際上,類似吳應熊、洪承疇這樣的高級漢奸也知道,他們亦沒有任何退路。在這種你死我活的戰鬥中,他們只能緊緊圍繞在多爾袞周圍,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多爾袞打贏這一仗。
六月二十一日,興華軍從滁州拔營,各部人馬不分快慢,平行推進,直撲飛熊衛。高衡這麼做是有原因的,既然是戰略決戰,那就要步步為營、小心謹慎。鬼知道多爾袞會不會狗急跳牆,搶先出手。所以興華軍各部必須保持一致,並且各部之間互為依仗,任何一個軍遭到攻擊,旁邊的友軍都能立刻支援。當然,多爾袞不出兵最好,就在原地等着,等興華軍對他們進行合圍。
多爾袞這邊當然也沒閑着,幾乎是興華軍出動的那一刻起,六十萬清軍也全部動員了起來,多爾袞和眾人也知道,這次作戰必須出全力。唯一的好處是,興華軍北上攻擊,是主攻方,他們以逸待勞,算是防守方。可即便如此,對興華軍的攻擊能力,多爾袞是絲毫不敢小覷的。
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戰,多爾袞已經想好了,還是按照老辦法,先把飢兵、綠營兵頂上去消耗興華軍的實力,將北洋新軍和滿蒙精銳全部集結起來做最後的突擊。道理很簡單,只要精銳還在,漢兵飢兵那就是不值錢的資源而已。可如果精銳遭到重創,難免那些漢軍將領會有二心,到時候可不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