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精虎下屬副官李火林早有不快,如今看林寒竟質疑聖上決策,當即大聲反駁道:“聖上眼光,豈能像你一樣,如此短淺無知,你可知我大夏先帝武帝,長兵直驅,將北涼族追擊至大漠,差點滅族的偉事?”

“如今文帝宅心仁厚,不願在勞民傷財,又開善政,教化北涼民眾,如此聖帝之治,他們還能不知感恩?”

林寒不屑冷笑,言語犀利:“將軍可知北涼鄰近大漠,境內荒蕪,可用耕田少於大夏萬倍,除了牧野、劫掠,哪裡還有彆的營生可言,那些聖賢書能讓他們多少人吃飽?”

“一次大型劫掠,既可讓這些番邦數年過上衣食不缺的安生日子,但我九國百姓卻不知有多少人要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殿上百官皆是麵色難看。

事實確實如此,這些番邦的生存依賴於侵奪和劫掠,如果僅靠本國農業、牧畜,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等眾人出聲,林寒聲音嘲諷道:“吐蕃今年用巫教煽動的民間動亂有多少起?”

此話一出,百官更是臉色一變,吐蕃用巫教在九州傳播,其教義極端惡劣,甚至有剝皮的人祭,不服官府,不尊朝廷,隻尊聖經。

其教眾在九國已高達百萬,勢力之大,令人驚悚。

這些人屢屢和朝廷法治抗爭,是各地州縣的“狗皮膏藥”,難以拔除,甚至要特地為‘巫教’設立相應的律法,才能安撫。

林寒看到眾人集體沉思,繼續說道:“吐蕃國法王,每年光收到教眾供奉,都可超過大國一年的民生營收,各國又根本約束不了,隻能任其發展,若吐蕃國法王到時振臂一呼,集結的武裝勢力,不知大夏與各國是否能夠應付?”

想到這種可能,大夏群臣麵色慘白,這大梁皇子說的確是實情,一味容忍這些番邦,隻會讓他們變本加厲。

而現在的科舉也不會限製外族,讓他們在九國任職,到時候一旦爆發戰爭,就一定會內憂外患,無法挽回。

魏精虎瞥了瞥諸公的詫異眼神,終於壓低聲音道:“外族番邦,文帝早已留意,已擬對策,如再有進犯......”

“滅族。”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