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支持引進低價仿製藥,認為這能幫助更多患者。
也有人擔心仿製藥的質量問題,認為應該通過其他方式降低藥品價格。
麵對紛繁複雜的討論,藥品局發表了一份聲明:“我們注意到了《我不是藥神》引發的社會討論。對於公眾關心的問題,我們高度重視。我們將繼續推進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製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就在輿論達到高潮的時候,一則新聞再次引爆了話題。
一家跨國製藥公司宣布,將大幅降低一種肺癌靶向藥物在中國的價格,從每月2萬多元降至7000元左右。
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新一輪討論。
有人認為這是《我不是藥神》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有人認為這隻是製藥公司的營銷策略。
無論如何,這個消息給了許多患者家庭一線希望。
魏夢看到這個新聞時,心情複雜。
她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如果這個政策早一點實施,也許結果會不一樣。
但她同時也為其他患者感到高興,至少他們看到了希望。
她打開電腦,登錄了一個患者互助論壇。
論壇上,大家正熱烈討論著《我不是藥神》和最新的降價消息。
魏夢深吸一口氣,開始打字:“作為一個剛剛失去母親的人,我想說,《我不是藥神》講出了我們的心聲。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真實寫照。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能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處境,也希望能推動醫療體製的改革。生命可貴,但我們更需要活得有尊嚴。”
發完這段話,魏夢關上電腦,望向窗外。
夜色中,城市的燈火如同希望,在黑暗中閃爍。
她知道,這場由一部電影引發的討論,可能會帶來改變,哪怕是一點點,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