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些王爺們,可不光是防範權臣謀逆的,他們的兵馬本身也是守衛邊關的重要力量,可謂一舉兩得。
當然,也有官員勸過朱元璋,說藩王們的封地太大,兵馬太多,搞不好會出亂子,建議他削藩。
這位有識之士是山西平遙的一個訓導官,叫葉伯巨。老葉忘了官場上的一個常識,就是當多大官兒,操多大心。
老葉的官不大,操的心不小,而且還是直接指責了老朱最引以為傲的天才主意,老朱勃然大怒,直接把他關進大牢,一直關死了。
多年以後的靖難之役,可能讓人們覺得老朱不聽老葉言,吃虧在眼前,可人們其實沒想到一個問題。
朱元璋是什麼人?他從一個要飯的乞丐,一直當到皇帝,他的心眼兒,會比任何人少嗎?
彆人都能看到的問題,他會看不到嗎?凡是這麼想的人,一定是根本就不了解朱元璋。
就像現在震驚的老拐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這不可能的,寧王謀反,被抓捕回京,街頭淩遲。你說他們是寧王的孩子,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而同樣震驚的嘉靖就沒有開口質問,因為他也姓朱,他很了解姓老朱家人的想法。
朱元璋寧可給當皇帝的子孫留下藩王作亂的隱患,也不願削藩,就是因為他關注的重點不在於哪個姓朱的當皇帝。
朱棣殺了朱允炆,或是朱允炆殺了朱棣,都不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事兒。重點在於,皇位上坐著的人,姓朱。
寧王謀反,被武宗淩遲。但寧王起兵謀反,就和當年的朱棣一樣,未必就師出無名,隻是朱棣贏了,他敗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