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那些加工工廠依靠著天墨S1的訂單其實也並不能盈利多少錢。
除去了正常的運營成本和人工成本以及房租水電、器材的消耗之後也剩不下多少錢了。
而除去了這十五萬左右的單輛新能源電車的生產成本以外。
許墨為了天墨S1還支付了不少的成本。
例如電池倒置技術的使用費用,許墨每年就需要支付出去五百萬。
還有當初天源工作室的轉讓費用五百萬以及那套設計方案的獎金一百萬。
加起來大概一千一百萬的成本也是要算作天墨S1的生產成本當中的。
不過,這些並不能算是單輛天墨S1的生產成本!
而是需要分攤到每一輛天墨S1的銷售成本當中去的。
假設許墨將天墨S1定價在了二十萬,那麼每輛天墨S1的毛利就能夠達到五萬。
大概需要銷售量達到二百二十輛,就可以將這一部分的成本分攤出去。
基本上銷售量過千輛,就可以在承擔掉全部的人工成本和其他的一些類似於房租的成本了。
而如果定價在二十五萬,每輛天墨S1的毛利可以達到十萬的話。
那這個可以將全部成本分攤出去所需要的銷售數量就可以再度降低一倍!
相比於其他的那些新能源電車的品牌需要重新開始研發各項技術,設計車型方案,重新建造工廠,並且招聘員工,完成培訓。
這些加起來動輒需要幾十億甚至是上百億的成本來說,許墨確實是沒有花費多少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