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一些好吃懶做,自甘墮落的女人願意乾這個,但畢竟是極少數。
更令宋誠驚喜的是!
這次來的比武選手,根本不限於大宋國還有南方的幾個割據政權,暹羅的,安南的,蒲甘的,爪哇的,扶南的,吐蕃的,還有天竺的,波斯的,阿拉伯的,幾十個以前大乾的藩屬國的高手都來了!
理藩院和迎賓館裡都住滿了人,選手至少有數百人,都來爭奪武聖的名號!
還有一些國內地方上平時不常見的特殊高手也參加了這次比賽,比如苗疆的蠱女,古格的聖僧,以及南詔的大法師!
南詔雖然已經在乾昭宗時期就被滅了,但作為一個地理名稱,還是保留了下來!
可以說,這次來的人,三教九流,五花八門,什麼人都有!
如果說,武聖趙藝祖的天下第一,是隻限於中土的練武者。
評比的時候,也是以受儒釋道三家文化熏陶的信徒為基礎。
而這次評比,就像當年朱棣編纂《永樂大典》的時候一樣,不受門派出身的偏見所限,天下但凡是有一技之長的高手,都可以入選,來比劃比劃!
故而,宋誠認為,如此這般,才能真正的選拔出人才來!
隻是有一件事情讓他有些猶豫!
那就是,這幫來參加比武的人,一個個都比較凶狠好鬥,紛紛提出:既要比高下,也要論生死!
既然皇帝選拔武聖,不受門派、出身、招式所限,那就應該讓大家儘情的發揮,有啥本事都使出來!
如果老是以中土的規矩,什麼以武會友,那勢必會讓人束縛手腳,一點也不過癮!
他的妻妾和近臣們也持兩派意見,顏無雙和秋玲瓏都比較善良,支持還是以‘以武會友’為宗旨,能不出人命,儘量彆出人命。
但耶律寶梅和阿史那芸則認為:儘管陛下以仁德為懷,但不要忘記舉辦比武大會的初衷,那就是摸查天下練武之人的手段和方法,把能耐都擠出來......還有,轉移和激化矛盾!
讓他們相互廝殺,那即使建立仇恨,也是他們彼此之間的互耗爭奪,而不是把怨念都發在陛下的身上。
這就跟鬥牛和鬥狗是一樣的,雖然是人組織的,但牛兒們和狗兒們恨的卻是彼此!
總歸是,陛下處於高位,作為懸賞者,應該跳出這個圈子,不要和稀泥,而應該讓下麵的狗,鬥得滿嘴都是毛!
隻有這樣,陛下才可以發揮‘帝王心術’,巧妙的利用之和駕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