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趙德昭當然開心,終於要到這一天了!不容易啊,穿越過來四個月,自己一直戰戰兢兢、埋頭苦讀。如果統計,他背下來的經典(包括注釋)都超過兩百萬字了!
大梁沒有絕對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科舉考試雖然以儒學為主,但還包括了道家、法家、兵家、縱橫家等的名著;甚至還有雜書,如農學、醫學、地理......甚至還有話本!這可比地球時空的古代開明多了;所以大家需要背誦的內容比純粹的儒家經典多太多了。如果純粹儒家經典,頂齊天也就四十多萬字。
對自己恐怖到變態記憶力,趙德昭感到一絲自豪到得意。
賈庚儒繼續解說考試流程:“你們首先要經曆的是童試。童試一共包括三場:縣試、府試、院試。縣試為童試考試中的第一場,由縣官主持通過才能取得府試資格。府試在管轄本縣的府內進行,由知府主持。府試通過後就可參加院試。通過縣試和府試之後,會獲得一個身份:童生,有了童生的身份之後就可以參加院試。院試也叫章試,童生在縣或府裡參加考試,由省裡的提督學政主持,考中者稱生員,俗稱秀才。”
趙德昭心想:“這像是打怪升級,和後世圍棋比賽單敗淘汰賽差不多。一場敗不得,否則得等下一屆。”
一個學子舉手問道:“縣試、府試和院試通過率多大呢?”
賈庚儒笑道:“你提到點子上了。縣試,為了增大本縣今後有功名人數、這和知縣政績掛鉤,一般很少黜落考生,通過率非常高;除非你的考卷過於慘不忍睹。縣試的通過人數沒有定數。曾有規定通過縣試的人數是許可入學的生員數的四倍,但後來取消了,完全交由地方官員把握。但當童生成績太差時,允許他通過縣試的知縣會被追究責任,並且受到處罰。縣試第一名及第者稱為‘正案首’。此後府試和院試等考試中,考官顧忌知縣的麵子,通常不會讓正案首的童生落第。第十名及第以上者稱為‘前拔’,進入前拔的童生要拜訪知縣表達謝意。通過縣試,對國家沒有負擔,考生也不會獲得特權。它隻能算是入門考試,但為了獲得下一階段考試的資格,你們還是要非常重視它。而且,它的考試卻不比後麵的輕鬆。”
另一個學子問道:“那麼府試呢?”
“府試在管轄本縣的府內進行,由知府主持。府試通過後就可參加院試。通過縣試和府試之後,會獲得一個身份:童生,有了童生的身份之後就可以參加院試。由於府內各縣都一起參加考試,人數太多;所以通過率大幅下降,不足兩成。但相比後麵的卻高太多了。”賈庚儒說得口乾舌燥,端起茶杯慢慢喝著。
一個公子哥兒似的學子問道:“賈教習,我家養的客卿有五十多歲的童生,是怎麼回事呢?”
“那是因為院試錄取率太低呀。”賈庚儒歎息一聲:“院試分為‘歲試’、‘科試’兩級。歲試是每年舉行的童生入學考試,錄取後即為‘生員’,通稱‘秀才’。科試則是對已在學校的秀才進行考試,成績優者方可參加下一級考選舉人的鄉試,成績劣者要受處罰甚至取消生員資格。科試也稱為錄科。隻要考取了生員,就算脫離平民階層,稱為‘士’了。”
趙德昭問道:“考取秀才有什麼好處呢?”
賈庚儒回答:“考取秀才以後就有了一定特權,包括可以站著和知縣說話、個人免於賦稅差傜、不予上刑等。秀才又分三等:廩生、增生和附生。廩生是指秀才經過歲考和科考兩試成績優秀者。其中廩生官府每月給廩食、約半兩銀子,即廩膳生員;其中廩生有名額限定,並有資格被選為貢生。增生是指歲考和科考兩試成績僅次於廩生者,官府不給廩食。這部分主要由於讀書人較多,要求進學的較多,而廩生名額有限,因此又擴廣了一定名額的生員,該部分生員為了區彆於廩生,故叫增廣生員,即增生。由於後來讀書人一增再增,又於額外增取,附於諸生之末,稱為附學生員,即附生。由於廩生和增生都有固定的名額,而附生沒有數額的限製,所以後來凡是初入儒學的生員,統統稱為附生。再從附生中經過考試補充廩生與增生。”
趙德昭明白了,成為秀才(生員)後,不僅具備了參加正式科舉的資格,身份也已經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了。但他們並不能當官,隻是可以自己開設學校、教育童生,也就是能夠授業傳道解惑、由此賺錢維生了。不過,秀才想要參加下一級的鄉試,還得經過由學政組織的歲考、科考。
正因為這樣,秀才錄取率非常低。臨江縣為大縣,每年參考的童生多達三千人,也隻有四十個秀才名額!所以有五六十歲的童生很正常,最高紀錄是考場上曾見到八十三歲的童生!
秦湘蓮的父親秦員外就是四十歲的老童生,今年他最後一次參加院試。如果過不了,就會絕了科舉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