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一邊的另一個中年男人是一個媒體工作者,同時也是柏舟的讀者,聽完子淳的話之後說道:“不僅僅是數據上的成功啊,《東方快車謀殺案》還引發了廣泛的社交媒體關注和熱烈討論。大家都在說‘太厲害了’‘真是意想不到的結果’這類話,特彆是那個令人震驚的結局,成為了今天最大的討論點。”
另一個比較年輕一點的男人笑了笑,隨後說道:“你們覺得這個構思如何呢?”
“我簡直不敢相信!”又有人感歎道,“讓每個人都是罪犯......真的很有想象力啊。但話說回來,這樣設置劇情確實能給讀者帶來很大的衝擊力。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對這部作品如此癡迷的原因之一吧?”
“不過也有一部分讀者表達了疑惑哦。”接著有人提到,“他們不太明白為什麼要設計成‘全民凶手’的形式呢?會不會有點過於離經叛道了呢?畢竟在一般的故事裡,通常隻會有一個或幾個真正的犯人存在。”
聽完朋友們的話後,又有一個男人輕輕地點了點頭,隨後出聲道:“我確實考慮過這個問題。我想,柏舟的出發點是想通過這樣一個非同尋常的設定,挑戰傳統意義上的道德評判標準,並試圖探索當每個人都被牽扯進犯罪行動時可能出現的倫理難題。”他說,“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借由此來激發大家對未來社會可能麵臨的困境有所思考——即在某種情境之下,即便是普通人都有可能成為潛在的加害者之一。”
這個說話的男人是一位網站的主編,雖然不是在像龍騰文學、星河文學那樣出名的大網站中,但是其業務能力和專業實力,也是幾人中間最權威的,對於他的話,大夥都比較認可。
書籍的力量在於它能夠穿透心靈的防線,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思考、感悟、成長。而柏舟的新書,恰恰做到了這一點。在這本《東方快車謀殺案》中,帶給讀者的思考和感悟的,無疑是其中,人情和法理之間的抉擇。
在這本書中,雖然柏舟沒有明確地交代列車上這些人的最後結局,但是在所有讀者心中,最終的結局是什麼,恐怕每個人心裡所想的可能都不一樣。
當晚,藍星各大文學論壇徹底被點燃,無數的帖子像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經過了將近一天的時間,不管是第一批買書的讀者還是第二批第三批買書的讀者,都已經完成了對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的閱讀,而大量的書評更是直接像視頻彈幕一般,密密麻麻地出現了。
但是在這麼多的帖子中,沒有一個帖子的點讚量特彆高,因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帖子,能夠將看完書之後的讀者們的心情代表出來。
對於書中的結局,每個人都將在人情和法理之間做出選擇,所以每個人的感受都不相同,但是唯一相同的,是大家麵對這部小說的震撼,對於結局的震撼,對於整個案子的震撼,以及,對於柏舟天才般創新的震撼.............
"我還以為柏舟會像《羅傑疑案》一樣,又來一遍詭敘呢,結果沒想到,雖然沒有再玩一遍詭敘,但是這種全員凶手的手法,比起詭敘而言,我覺得更加高明,更加震撼。"
“為了在波洛之前找到凶手,我把列車上的每一個人身上的嫌疑點都整理了一遍,甚至於將他們之間任何不尋常的地方都標記了出來,我當時就在想,怎麼感覺誰都像凶手呢,是不會我想錯了。可是,結局居然告訴我,所有人都是凶手,我真的.......的確有被柏舟這個手法給震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