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萬族命運:兩種走向!(1 / 2)

宿流的所謂“方案”,說到這裡就很好理解了——

他覺得長生族不僅與天同壽,還擁有“操控時間”,甚至“操控壽命”的能力。

利用這種能力,說不定……

本來一隻不死族擁有幾千年的壽命。

但長生族卻可以讓不死族那幾千年的壽命,轉瞬即逝!

這樣,就能完成對不死族的滅絕!

甚至,這個思路再發散下去的話……

其實所有種族,都可能因長生族而壽盡而亡!

本來,燃壽類的天賦,已經算是相當厲害的一種天賦了。

而如果真能加速他人壽命流逝……

那特么不就相當於燃燒他人壽命嗎?!

這種詭異能力,在整個萬族也從未出現過。

但可以想到,一旦它出現,必然是絕對禁忌般的存在!

沒有誰會希望,萬族存在這種級別的威脅!

在場眾人想到這裡,便紛紛生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他們,或者說整個萬族,為什麼一直沒有過滅絕長生族的想法?

除了長生獸十抽九中的逆天能力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

長生族實力太弱了。

它的存在,不會威脅到任何種族。

但現在。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

那麼恐怕整個萬族,在滅絕長生族這件事上,很快就能達成一致!

不過,這終究只是宿流憑直覺做出的推斷。

多少也是有點危言聳聽的味道。

在場的百級大佬,基本都有自己的思考與判斷。

他們並沒有立刻附和宿流滅絕長生族的觀點。

而是紛紛陷入沉思。

宿流也不意外,又繼續道:

“滅絕不死族的動機,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如果長生族真的有操控時間的能力,那麼它能讓不死族壽盡而亡,自然也能為不死族強行續命!”

“也就是說,長生族的存在,完全有可能讓不死族,真正做到長生不死、永世不滅!”

長生不死?永世不滅?!

這簡單八個字,狠狠震動了在場眾人!

而宿流突然嘆了口氣,用一種悵然的語氣緩緩道:

“不知剛剛的天地異象,究竟讓諸位收穫了多少感悟。”

“我作為領悟規則的過來人,倒是願意分享一點,我領悟規則之力的一個感受。”

這話一出,在場百級大佬紛紛豎起耳朵。

就是同樣已經領悟了規則之力的危牙和赤猶,都瞬間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生怕錯過了什麼似的。

就是赤背金童中的江異,這時也被吸引了注意力。

畢竟,他對規則之力的了解,也僅是皮毛。

然而,宿流根本不是好心要提點。

而只是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

所以他說的很淺顯很直白:

“其實所謂‘規則之力’,就是世界運行的規律。”

“蘋果會落下,蒸汽會上升,時間會像流水一樣匆匆而去,一去不返。”

“這些,都是所謂規則。”

“而想要領悟規則之力,就需要我們深刻洞察這個世界的規律。”

“而這種洞察,並不是用眼睛看,或者親身感受,就能有所收穫的。”

“它需要我們不斷提升認知,然後用我們更強大的意識,去觸摸這個世界。”

說著,他又補充道:“我曾有幸,與萬族第一個領悟規則之力的碎星前輩促膝長談。”

“我很好奇,碎星前輩是如何造就歷史,在前無古人的情況下,第一個感悟出規則之力。”

“而碎星大佬也回答了我,他的回答很簡單,就是——用心,去感受世界;用心,去推演世界。”

“他這裡所說的‘推演’,並不是星宿大師利用職業能力,去推演世界的發展。”

“而是純粹地,用他的認知,用他的意識,去推演世界。”

“當然,碎星前輩在領悟出規則之力之前,也並不知道自己會領悟出規則之力,也沒有自己需要領悟規則之力的意識和方向。”

“他只是作為萬族最強者,在等級上無法再繼續提升后,自然而然地,去思考了一下萬族的未來。”

“這個未來,不是百年後,不是萬年後,也不是十萬年後……”

“甚至,它不是一種時間,而是一種……”

“命運。”

突然的兩個字,好像一下子升華了什麼,又好像故弄玄虛什麼也沒說明白。

宿流也不想被當作是故弄玄虛,於是又解釋道: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可以去設想,接下來的一百年,萬族會發生什麼。”

“而這種‘設想’中,這一百年裡,萬族會發生的事,會有無限種可能。”

“這無限的可能,就像從我們設想的起點,發射出無數條線。”

“而把一百年換成一萬年,結果一樣是無限可能,無數條線。”

“再換成十萬年,一樣是無限可能,無數條線。”

“而碎星前輩所推演的那個‘未來’,之所以說它超越了時間,代表着‘命運’……”

“是因為他推演到了——”

“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所擁有的無限可能,所發出的無數條線……”

“它最終,都會在某一個點收束!”

這個說法,聽上去就更直觀一些。

這時,很多百級大佬腦海中,都跟着浮現一個畫面——

某一個點,射出無數條線。

但又在射出很久很久之後,那些線又重合到了某個點。

這……

就是所謂命運?

江異腦海,起初也是這般簡單的畫面。

但是很快,他自然也會疑惑——

這些發散的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轉折”,然後從向四周發散變到向某個點收束的呢?

他起初想到的畫面,是一個菱形。

菱形的一個對角,就代表着所有線的起點和終點。

但這樣看下來,這些“線”的“轉折”就很生硬。

生硬到形成了菱形的另外兩個尖角。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