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慶曆三年的山西,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忻州地大震。又震。
也就是說,山西又出現了一次大地震。而這次地震毫無徵兆,損毀房屋無數,百姓傷亡慘重。
屋漏偏逢連夜雨,幾乎與此同時,沂州王倫起義。虎冀卒王倫起義於沂州,所過楚、泰等州,騎揚旗,如入無人之境。
沂州,居然又出現了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在大宋朝司空見慣,有宋一朝,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有幾百起。百姓屢次造反,朝廷屢次鎮壓。
百姓再造反,朝廷再鎮壓。如此反覆,綿綿不絕。
因為新政的實施,近些年農民起義已經很是少見了,可少見並不代表沒有。
天下之大,狗官所在多有。即便朝廷一系列措施嚴查各地官員,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許多狗官還是會鑽着空子大撈特撈。
儘管雜交水稻的推廣解決了一部分糧食問題,可畢竟水稻對產地要求甚嚴。像是山東齊魯大地多丘陵,這裡就不適合種植水稻。
而其他糧食產量極低,遇上天災人禍有的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隱瞞不報。或者官官相護變相魚肉百姓,造成民不聊生。
官逼民反,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百姓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就會揭竿而起。
趙禎在宮中聽到這兩個消息的時候,是又驚又怒,暴怒!
這些年在范仲淹等人的輔佐下,在敗家子孫星雲的幫助下,大宋朝穩步發展。雖然高層朝政還算清明,可地方事物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