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雲鵬點點頭:“以民為本,兵是為民服務的。”
“你知道就好,等大宋朝的兵都和神衛軍一樣,這個世界才是真正的大同了。”
然而這畢竟是曇花一現,在這個時代,軍民之間永遠做不到真正的融洽。這是這個封建時代制度造成的,任何人都沒有辦法。
因為火車的便利,救災物資從四面八方雲集山西。倖存者,紛紛得到應有的安置。
十六條搜救犬,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狗子用它們敏銳的嗅覺聽覺,在碎石瓦礫之間努力尋找着人類的氣息。
忻州城內僅有八萬多人,他們又搜尋了三遍,地震傷亡一萬七千六百五十一人。僅五人失蹤,其餘的,都是被搜救犬給找到了。
臨時搭就的帳篷在忻州南城外綿延不絕,粥棚一字擺開。每隔五十米一個粥棚,鍋里煮着米粥。
孫星雲下令,一天兩頓稀粥。粥必需立筷,也就是說,把筷子插進鍋里,筷子是立着的,這證明米粥粘稠。
若是筷子倒了,熬粥的人會挨軍棍。這條法令的嚴苛實施,保證了災民的日常生活。
最重要的,還是防治瘟疫。大災必有瘟,生石灰、熏艾草、讓災民服用避瘟疫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太乙流金方”等治療、預防瘟疫的方劑。
傷者由太醫局的郎中們診治,除了忻州城,周邊郊區的災民也在被其他禁軍部隊的搜救下,陸續的救了出來。
救出來的百姓,也都被安置了過來。忻州城外,人滿為患。
震區有大小,忻州城內受災最嚴重,郊區情況稍微還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