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1章
這一招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古往今來不知道多少人使用過,都是屢試不爽。
就因為,多疑猜忌是君王的特性。
大將種世衡,整個西北防禦線的最高指揮官。當初孫星雲頂着巨大壓力,力薦讓種世衡駐守西北,如今看來這是最為正確的一種選擇。
種世衡沒有打過一場著名的大仗,卻能位列宋朝名將。種世衡流傳下來的故事有很多,一個是他少年時期,他的兄弟想要分他的家產,他乾脆把自己的家產全送給兄弟,自己只留下了圖書而已。他並不是靠科舉入仕,而是靠的叔父恩萌,一步步的升遷,最後他官至東染院使、環慶路兵馬鈐。
他手下有一個將領叫王蒙正,是皇家的外戚,為非所歹,他想拉種世衡和他一起謀私,后被種世衡一刀給咔嚓了。這份氣魄,和孫星雲怒斬嗣秀王如出一轍。
當初孫星雲殺了秀王,闖下大禍被流放西山,這當然是因為被趙禎給罩着的緣故。不過,種世衡砍了王蒙正下場也沒有好很多。當時朝野大嘩,上書嚴懲種世衡的奏疏不勝枚舉。
如同孫星雲一樣,趙禎知道種世衡是個人才。並沒有真正怪罪種世衡,只是給種世衡下了一道流放的詔書,誰知道詔書半路上弄丟了。
鬼知道是什麼原因弄丟的,弄丟聖旨可是誅九族大罪,為什麼那鋪兵最後不但沒有收到懲罰,反而升任了環州急遞鋪郵丞呢。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官家為了堵住百官悠悠眾口,給種世衡下了一道流放的詔書,然後假裝又說流放詔書半路被急遞鋪的鋪兵給弄丟了。鋪兵不但無過,反而因功升遷了。
這就是皇權的套路,為君王這許多年,趙禎早已知道怎麼去對付那些文武百官了。
青澗山,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這裡本是一片荒地,是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可若是大宋將士能在這裡駐守,可抵十萬精兵。
雖然這裡荒無人煙,可因為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最終種世衡決定,沒有城池我們就自己在這裡建造一座城池。於是,青澗城誕生了。
沒錯,這就是種世衡的厲害之處。當時雖然孫星雲打敗了趙元昊,可因為宋夏邊防線過長,邊防守備嚴重不足,根本不足以抵擋西夏小規模騎兵的滋擾。
而青澗山,這個位置可以遏制住西夏的咽喉。使得騎兵不敢再深入宋境滋擾,因為這裡完全堵住了西夏的退路。於是,種世衡在這裡興建了一座新城。
接連丟了十一座城池,趙元昊氣的吐血。在孫星雲拔營回京后,西夏小股騎兵還是時不常滋擾邊關,種世衡就帶着部下一邊打仗一邊築城,但是這個城裡沒有水,大家都勸他放棄。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種世衡下令誰要是能挖到泉水賞錢一百。一聽說有錢,最終工匠們鑿穿了石頭,終於得到了泉水。城築成后,命名為青澗城。種世衡自此一直駐守在青澗城。他帶領士兵開墾營田達二千頃,還招募商人,流轉貨物,使青澗城漸漸富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