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劉德旺很是憋屈,這國公爺啥好的不學,跟個敗家子兒子學的這麼著調起來。以前的孫崇文多麼成熟穩重有內涵,如今弔兒郎當的那裡還有半分衛國公的樣子。
劉德旺抱着個蹴鞠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國公爺,您要的蹴鞠。”
蹴鞠一詞最早見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書中記載:西漢時身為“安陵阪里公乘”的項處,因迷戀“蹴鞠”,雖患重病仍不遵醫囑繼續外出蹴鞠,結果不治身亡。其後蹴鞠一詞在《漢書》中多次出現。不過,漢以前的戰國,稱古代足球為“蹋鞠”。
如果說漢代是蹴鞠文化發展的一個高潮的話,那麼唐宋則是蹴鞠文化發展的第二個高潮。首先,充氣球的出現。蹴鞠從最初使用塞滿毛髮的實心球,唐代以後則出現充氣球(一說南朝以後就出現了充氣球)。唐代仲無頗的《氣毬賦》:“氣之為球,合而成質。俾騰躍而攸利,在吹噓而取實。盡心規矩,初因方以致圓;假手彌縫,終使滿而不溢。苟投足之有便,知入門而無必。時也廣場春霽,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闐。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圓。”
雖然此時的蹴鞠已經用動物內髒的尿泡充氣,但孫崇文看到劉德旺手裡抱着的蹴鞠還是大怒:“誰讓你拿這個的,星雲不是說用橡膠給做個彈性更好的蹴鞠么!”
孫星雲的兒子女兒喜歡蹴鞠,可這個時代的蹴鞠彈性還是欠佳。雖然用豬尿泡填充是一種巨大的改進,可孫星雲看了以後還是吐了口痰:呵tui!這也叫蹴鞠?改天我做個橡膠充氣的足球給一飛和蓁蓁玩兒。
當時眾人是一臉懵逼,細問之下。孫星雲才告知眾人,這足球就是蹴鞠。不過他做的蹴鞠是用橡膠製成,可以充氣。就像是馬車輪胎似的,彈性極強。
可孫星雲說過便忘,孫崇文還以為他做出來了。是以劉德旺拿着這個蹴鞠來的時候,他就罵了。
隔代親,孫崇文覺得這混蛋兒子一點也不關心自己的孫子孫女兒。這個臭小子欠收拾,實際上他誤會孫星雲了。
劉德旺哭喪着臉:“國公爺,這事怕怨不得小公爺。近些時日小公爺忙的不可開交,說是啥給官家在皇宮建造七層高樓的事,昨夜還忙到天亮。這蹴鞠的事,怕也沒時間做。”
“什麼沒時間,沒時間也得給我做出來!”孫星雲大怒:“星雲呢,帶我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