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5章(1 / 1)

第1875章

鑒於皇帝趙禎的寬容態度,對臣子們的包容仁慈,使得群臣們一個個的蹬鼻子上臉了。

包拯這廝,嘴巴是越來越利索了。趙禎後悔適才開這個口,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子,這廝半點面子也不給啊這是。

“陛下身為一個帝王,自當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陛下一句話,萬千百姓則受益良多。同樣,有時候一句話,也會讓百姓火熱水深。像是陸平之徒,此等宵小怎堪為朝官,臣着實羞與為伍!”

“你!”陸平大怒,可又不敢與其爭辯,包拯的嘴巴屬加特林的,辯下去自己根本不是對手,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包拯生在了這個時代是非常幸運的,他遇見了自己一生的伯樂。此人就是宋仁宗趙楨。

假如沒有趙禎的鼎立支持,就不會成就如今的包拯。就像孫星雲一樣,假如遇到的不是趙禎這樣的仁君,孫星雲絕不敢如此作死。

縱觀包拯的一生,以他的秉性為人和脾氣,是宋仁宗這樣的仁君成就了“包青天”。而以孫星雲這個敗家子無惡不作、膽大包天的脾氣秉性,也是趙禎這樣的仁君成就了孫星雲。

包拯他7次彈劾酷吏王逵,最終把這個寵臣拉下馬;他彈劾仁宗最親信的太監閻士良“監守自盜”; 他4次彈劾皇親郭承佑,讓仁宗幾乎下不了台;他彈劾宰相宋癢,其人道德高尚,實無過錯,包拯卻彈劾他身為重臣卻毫無建樹......

而孫星雲綁票、打悶棍、拿着尚方寶劍耀武揚威。拐帶公主去宰相府偷雞、更別提私自斬殺親王、綁架皇帝的種種彌天大罪的行徑了,若非是趙禎,放眼歷史上任何一個帝王,誰能容得下他。

包拯這股子勁讓大臣見了就怕,甚至趙禎都有點畏懼三分。作為監察御史,包拯有時還要和皇帝當面理論,在爭執到達最高潮時,義憤填膺滔滔不絕的包拯,將唾沫星子濺趙禎一臉,讓趙禎尷尬至極又窩火。據史書記載“溫成(張貴妃)遣小黃門次第探伺,知拯犯顏切直,迎拜謝過,帝舉袖拭面......”

可憐的趙禎,唾沫星子被包拯噴了一臉,愣是裝作沒事人一般。這是何等的肚量,要不說趙禎一朝名臣輩出么。

而孫星雲加倍膽大,帶着狗腿子直接將趙禎給綁了票。雖說是紅顏禍水,為了讓他看清如煙的真實面目,可方法千百種,孫星雲選擇了最作死的一種。這一切,趙禎都沒有治罪。

趙禎有些難堪的正了正身子:“包卿家所言極是,朕會考慮。不若,這雙龍戲珠就放在樓頂吧。”

“陛下能聽去意見自是好事,可這陸平臣以為他不適合死太監少監之職,理應罷黜!”

眾人大驚,陸平可是楊太后的人。就連趙禎,也得給楊太後面子,畢竟趙禎是個孝子。

陳琳見勢不妙,慌忙高聲道:“無事退朝!”

包拯還欲待再說,被旁邊韓琦拉了一把,這才閉了嘴。

散了朝,百官都遠遠的躲着包拯。太常博士王宗道溜得最快,若不是陳琳喊了聲無事退朝。估計下一個活靶子就輪到自己了,是以還沒等包拯出來,王宗道兔子一般出了宮門上了轎子,慌忙招呼下人:“快走!”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