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0章
“李承敏,既然你都招了,我們便不再對你動刑。說吧,把你知道的來龍去脈在複述一遍。”屏風后,邢晨玖冷冷的道。
作為一個刑訊審案高手,歷代總結下來的方法讓大理寺這個部門名聲大噪,同時也讓人望而生畏。
這個房間只有一個窗戶,而且窗口很小,屋子裡有一種壓抑的感覺。整個房間除了李承敏對面窗口的位置,裡面昏暗黝黑。
在李承敏被綁在這個柱子上的位置看去,前面窗戶射進來的日光正好照在李承敏的臉上。這是一種心理戰術,從心理上打垮對方,使犯人心理崩潰。這種用強光燈照射犯人的刑訊方法,直到後世一直在延續使用。
李承敏想了一下,開始說出了這盒子的來來歷:“前朝天祐四年,昭宣皇帝自知大唐基業不保,便將這傳國玉璽用一個木盒封裝,讓身邊的一個忠於皇室的老太監偷偷送出宮門。這老太監其名不詳,他在宮中也只是做一些雜役。畢竟,那時候的昭宣皇帝身邊的親信早已被朱溫屠戮殆盡。
昭宣皇帝好不容易找到這個老太監,冒死將玉璽送了出去。可他也知道,大唐已是積重難返,單單靠一個玉璽不可能號令群雄。其結果,最多也就是別地方軍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下場。所以,真正的秘密其實在這個盒子里。”
孫星雲和趙禎互相看了一眼,二人有些吃驚,孫星雲問道:“這盒子有什麼秘密。”
李承敏沒有回答,反而問道:“盛世大唐,那個皇帝最可稱千古偉業?”
孫星雲一愣,他想了想:“唐,太宗李世民。李隆基雖然也不錯,可是晚年着實昏庸糊塗。”
李承敏點了點頭:“太宗皇帝李世民,稱其為千古一帝不為過。大唐基業一多半都是創自與他手,李世民高瞻遠矚。深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大唐基業未必也就能保萬萬年,萬一後世子孫中出個碌碌之輩,保不住大唐的江山怎麼辦。他身邊更是有個術士叫袁天罡的,便獻言唐太宗皇帝,讓他集四海珍寶藏於大唐龍脈之地。萬一後世大唐王朝遭遇不測,便尋一個英明的皇室子孫傳他玉璽與藏寶圖。讓他持天子玉璽,撅開龍脈挖出寶藏以作軍資。振臂一呼號令群雄,再重現大唐基業。”
孫星雲和趙禎是越聽越驚,不曾想這大唐李氏王朝居然還有這等秘事。袁天罡,不就是那個編寫《推背圖》的傢伙么,此人甚是玄妙,在他身上的傳說故事不勝枚舉。
趙禎想了想:“這藏寶圖就藏在這木盒之中,對吧?”
李承敏又點了點頭:“沒錯,玄武門宮變之後,李世民就開始着手準備了。到了玄宗皇帝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李隆基就想撅開寶藏對抗叛軍。”
“那李隆基為何沒有挖出寶藏?”孫星雲問。
“當時安祿山叛軍已達近長安,李隆基優柔寡斷,遲遲未決。其實重要的是,他是怕撅了寶藏以後,也挖斷了大唐王朝的龍脈。
就這樣,後世傳了幾代帝王以後,因唐敬宗皇帝李湛為宦官所弒,這木盒的秘密竟然無人得知了。直到昭宗皇帝被朱溫逼迫從長安遷都洛陽以後,昭宗皇帝才從皇宮密案中得知了木盒這個天大的秘密。
可惜,那時候的昭宗皇帝已然是朱溫的傀儡,他自知性命隨時不保,就把木盒的秘密告訴了何皇后。而昭宗被朱溫所弒后,何皇后又把木盒的秘密告訴了昭宣皇帝。
可惜造物弄人,英明一世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怎麼能想到,王朝更迭非人力能改變。最終,唐亡,開始了混亂的軍閥割據。直到你們大宋太祖皇帝立國,你們中原王朝這才崛起。”
唉,當年的盛世大唐,何等的雄風。沒想到,最後還是隱人到歷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