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選擇九嵕山作為昭陵陵址有着濃郁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
古人講求陵墓堪輿風水之說,伴着姓氏的不斷擴大及五行陰陽之說的流傳而逐漸完善,至南北朝時基本形成了一套評定風水好壞的理論。
九嵕山滿足了風水學家家認為帝王陵墓應具有的所有條件,自唐以降,風水學家家普遍認為昭陵的風水為中國歷代帝陵之最佳者。
這幅藏寶圖明確記載了寶藏所處位置,更是有太宗李世民的手詔,詔曰:夫天命之重,綠錯奉其圖書;天子之尊,赤縣先其司牧。而功兼造化,橋山之樹已陰;業致昇平,蒼梧之駕方遠。至於平寇亂,安黎元,灑洪災,攘大患,黃帝之五十三戰,商湯之二十七征,以此申威,曾何足算......
古文聖旨就是這麼晦澀難懂,後面大抵意思就是:朕一生縱橫天下,天下歸一,四海昇平。然朕不敢有一絲懈怠,打天下可運之掌上,治天下則如履薄冰。
後世子孫若有碌碌之輩,亡我大唐江山者,國亡則另尋賢主。得此寶藏,權作起兵之資,征戰天下無外乎‘賞罰分明、禮賢下士 、軍紀嚴明、親賢疏宵’十六個字。治天下無外乎‘聽取諫言、布施仁政、禁事奢靡、輕徭薄賦’十六個字。
緊接着,後面寫的是如何挖出寶藏,如何起兵造反,如何網羅人才,如何領兵打仗、如何治國謀略、如何玩弄帝王權術…
孫星雲是越看越驚,他驚訝的不是這批寶藏,而是李世民的雄才偉略。難怪李世民開創貞觀盛世,名垂青史。
這樣的皇帝這簡直就是一本造反起家史加上一本治國經略史啊,事不宜遲,孫星雲招呼狗腿子:“備車!”
石頭嚇了一跳:“小公爺,咱們這就去挖寶么?”
“挖你妹的寶,入宮!”孫星雲給了他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