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第13章

國信所是一個專門處理與遼、金等外交關係的機構,其全稱原為“管勾往來國信所”。該機構在北宋真宗景德四年設立,主要負責接待契丹的使臣以及派遣宋朝使臣到契丹。隨着宋遼關係的改善,國信所的職能也逐漸擴大和深化。

”你們的管勾呢,為何不見他來迎接?”蕭進山操着蹩腳的官話,絲毫不掩飾心中的怒氣。

王震竟也同樣絲毫不掩飾心中的鄙夷:“猶那契丹來使,你乃是我大宋兄弟之國。宋為兄,遼為弟。自古又有言道長兄為父,你這不忠不孝的契丹小兒,何故如此猖狂!”

不知道為什麼,蕭進山一路見慣了大宋官員的軟弱無能,今日備這小太監一頓喝罵,竟然嚇得不知如何以對起來。

陪同蕭也賴一起來的還有禮部員外郎丁哲,他這一驚是魂飛天外。

這是誰,遼使啊。契丹使者在大宋向來都是橫着走的人物,他們只有見了官家才會施禮,對於那些朝廷重臣甚至王公貴族都是愛搭不理。

這個區區內侍押班充任的副管勾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膽,罵起使者來了。

平日里,一聽說是契丹使者入京,上至一品大員,下至黎民百姓。哪個不是客客氣氣迎接,恭恭敬敬禮送。就連官家,對這些使者也是和顏悅色。

“放肆,你怎敢對貴使如此無禮!”丁哲一看不妙,慌忙出聲喝止。

蕭進山也跟着大怒:“我乃大遼使者,你大宋就是這麼待客之道的么?回去我定然稟告我家大王,要向你們大宋討一個說法!”

丁哲一聽,更是吃了一嚇。回去稟告他家大王,然後還要討一個說法?

完了,這不是給大遼一個出兵的理由了么。邊關安定數十載,怕是要戰事迭起。

沒想到這王震也是跟着大怒:“哼,說得好!你們大遼就是這麼個待客之道的么?竟然對兄弟上國管勾呼來喝去,回去我便稟告官家,讓官家下旨。待我大宋三軍北上,討要一個說法!”

王震這廝,跟蕭進山一樣說話也是依樣葫蘆,就連語氣也是一模一樣。

蕭也賴進山不太流暢,說起來有些蹩腳。

同樣,王震說這番話的時候,故意學着蕭也賴的語氣,惟妙惟肖。

這個區區的副管勾豈止是挑釁,簡直就是羞辱。

蕭進山只氣的是七竅生煙,實則內心暗自恐懼。他此行來的目的就是吃定了宋朝皇帝害怕開戰,他是來獅子大開口的。

據往日到過大宋的使者們說,大宋官員乃至皇帝都是懼怕遼使的。

這怎麼跟想象中的不一樣,沿途官員確實對自己畢恭畢敬,怎麼一到了這國信所,他們就這麼囂張。

難道說,大宋朝也早有開戰之意?

想到這裡,蕭進山不僅倒吸一口涼氣。

來的時候,蕭太后是千叮鈴叮萬囑咐,要看大宋眼色行事。他們若是懼怕開戰,你獅子大開口便了。若是大宋絲毫不懼,則歲幣一事不可再談。

蕭太后很清楚,如今的大遼已經不是從前的大遼了。如今的契丹戰鬥力,早已遠遠不如之前。

契丹將領們都在貪圖安逸,又各自內鬥不止,哪有勢力對宋開戰。

深諳無賴法則的蕭進山知道,這時候氣勢上絕對不能輸,他拔出腰間佩刀,厲聲虛劈一刀:“哇呀呀,南人欺人太甚!”

因大宋佔據南方,那個時候,大遼很多人管宋人叫南人。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