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人們的傳統印象和許多文藝作品中,包拯通常被描繪為面色黑而嚴肅的形象,額頭上有個月牙形的印記,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他標誌性的外貌特徵。這種形象的形成,可能源於對包拯鐵面無私、公正嚴明性格的象徵性描繪。
史料卻記載包拯“面白皙,有丰儀”,即面色白皙,儀態豐盈。這表明包拯可能並非黑面,而是面色白皙,並且身材有些豐滿。
孫星雲就感覺這個包拯與想象的不一樣。
包拯不應該是那種面色黝黑,額頭月牙,說話一口京劇腔:‘駙馬爺近前看端詳,上寫着秦香蓮她三十二歲,狀告當朝駙馬郎......’
然後紅頭刑簽一扔,大喝一聲:‘開鍘!’威武霸氣!
誰知道眼前這包拯面色不但不黑,還有些泛白,額頭也沒有月牙不說,更像是一個文弱書生。
民間傳說,都是蝦扯淡。
“老包,官家這次交給你的任務非常重要,我還得叮囑你幾句。”
自來熟的孫星雲,馬上從包兄成了老包了。
包拯不但不以為意,反而奇怪的問道:“小公爺,有件事兄弟一直不明白,你為什麼向官家保舉讓我做使者入遼?”
這確實值得奇怪,包拯不過是一個評事,與孫星雲也沒有什麼交集,他是怎麼知道的自己?
“老包你與大理寺卿力諫官家,這才有斬劉貴妃那個王、八蛋之父的京城快事,此事京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入遼事缺的就是你這種敢仗義執言的人才。”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事確實是包拯得意之作,孫星雲這麼一說,他登時高興起來:“小國舅過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