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陳琳微微一笑,點點頭道:“某家在宮中陪伴陛下,陛下本欲封范仲淹為京畿安撫使、孫星云為京府通判。可眼下看來,似乎有些棘手。”
孫星雲與老爹大吃一驚,孫星雲忍不住問道:“為啥?”
“唉,”陳琳嘆了口氣:“陛下冊封詔書已下,知制誥范長林詔書業已起草。誰知到了中書省,在政事堂被駁回來了。”
“這、這又是為何?”就連孫崇文也吃了一驚,知制誥都草擬了,為什麼到了政事堂又給駁回了。
孫星雲卻聰明的多:“是呂夷簡?”
宰相張士遜為人篤厚,政事嚴謹,在官員中威信頗高,問題是這老傢伙居然對孫星雲頗為賞識,肯定不會是他。
這也成為許多人對張士遜的詬病,堂堂一個中書門下平章事竟然會對這個敗家子賞識,張士遜倒也不以為意,經常說孫星云為人洒脫有魏晉遺風。
宋太祖建國后,不斷加強皇權,分化、削弱相權。宰相併不是一個官名,實際上是一個群體,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領導層。
宋初實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職權被一分為三。中央雖設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長官不經特許不得管理本司事務,成為閑職。
實際權力歸屬“中書門下”這一機構,又稱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國家行政事務,以同平章事為長官,多由中書、門下兩省侍郎擔任,無定員。
此外,以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行政權。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樞密使,與政事堂合稱東、西“二府”。“三司”(戶部、鹽鐵、度支)主管財政,號稱“計省”,長官為“三司使”,號稱“計相”,地位略低於“二府”。
二府三司各自獨立,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構成最高輔政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