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2 / 2)

趙禎打開一看:“這是你們寫的?”

范仲淹施了一禮:“陛下,孫星雲西山一行敢於向陛下諫言,臣等均感高興。這是臣等幾人一起寫的《答手詔條陳十事疏》,還請陛下過目。”

趙禎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後臉顯喜色,他把奏疏給了孫星雲:”你看看。”

孫星雲接過來一看,只見這奏疏上寫着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項改革措施,果然這就是慶曆新政的原文。

孫星雲看完交給了趙禎:“陛下,臣想說的是,這奏疏沒錯,可陛下有錯。”

趙禎一聽大驚:“什麼意思。”

“陛下,范仲淹此奏疏以整頓吏治為中心,其絕大部分措施皆針對吏治,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並藉以達到節省錢財的目的。然而這必然會觸動某些人的利益,陛下您有決心持之以恆的將這些改革措施執行下去么?”

趙禎一聽大怒:“朕怎麼不能,這些官員中飽私囊,個個都該殺!”

趙禎現在是有改革決心的,可他未必以後就會有。大宋朝自建國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縱容功臣和大將們兼并土地。

當時的土地買賣與典賣相當普遍,土地集中的趨勢加速,農民失去土地的數字在增加。“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

有力者無田可種,有田者無力可耕”。人民的負擔沉重。全國的居民有主戶和客戶之分。

納稅戶除按規定的數量納稅,還有“支移”和“折變”等負擔。稅收五花八門,在兩稅之外,還有丁口賦、各種雜變之稅、徭役和差役。這是賦稅之外的又一項沉重的負擔。

這些不去改變,大宋朝永遠無法擺脫積貧積弱的局面。

孫星雲知道趙禎決心,可現在如此,將來未必。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