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1 / 2)

第1066章

使用石炭的近代高爐出現於1709年。由於歐洲當時森林多用途砍伐導致木炭產量減少、被迫開發使用石炭的煉鐵法導致新技術出現,大幅增加煉鐵效率。

而石炭么,西山最不缺的就是石炭,還有石灰石。

高爐生產是連續進行的,由於工藝限制,孫星雲只能做出 一代高爐,即從開爐到大修停爐為一代。

這種高爐能連續生產幾年到十幾年。生產時,從爐頂不斷地裝入鐵礦石、焦炭、熔劑,從高爐下部的風口吹進熱風噴入石炭燃料。裝入高爐中的鐵礦石,主要是鐵和氧的化合物。

在高溫下,焦炭中和噴吹物中的碳及碳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將鐵礦石中的氧奪取出來,得到鐵,這個過程叫做還原。鐵礦石通過還原反應煉出生鐵,鐵水從出鐵口放出。鐵礦石中的脈石、焦炭及噴吹物中的灰分與加入爐內的石灰石等熔劑結合生成爐渣,從出鐵口和出渣口分別排出。

這是第一代高爐冶鐵,雖然比不上現代工藝,但是造出來的鋼鐵已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工藝上相對簡單,鋼鐵的質量卻有了質的飛躍。高爐冶鐵做出來的鋼材純度高,已經完全達到了工業應用水平。

只是這一切僅僅存在於理論基礎上,要建成一座大高爐並非簡單一朝一夕的事。

同時,朝廷廣納人才。從翰林院挑選大量精英。由孫星雲授課,他用盡量淺顯易懂的方法教授着這些學生理論知識。即便如此,往往聽得這些學生一頭霧水。

敗家子又是個急性子,動不動就非打即罵。可這些學生卻對孫星雲如神仙般尊敬,因為孫星雲帶給他們的知識領域,是一個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全新科技。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