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1 / 2)

第1072章

狗腿子們不明白,一株破稻子有什麼值得小公爺如此興奮的,難道這水稻還能長出花來不成。

狗腿子們不知道的是,這水稻要是做出來,畝產一千多斤的產量在這個時代堪稱逆天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百姓種植的水稻一畝地僅僅二三百斤,這還是好地。

換算算當時的主要糧食來看,戰國前期畝產粟米205.8斤。到了戰國後期畝產粟247斤。菽畝產232斤。

而在漢代,粟畝產281斤,豆畝產264斤。魏晉南北朝,維持着畝產3石的水平。

唐代畝產稍微好一點,334斤,這是指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宋代就有所降低,所有糧食平均畝產309斤。

元代為畝產338斤,明代是畝產346斤,清代畝產367斤。

當然這些記載的數字都有誤差,這只是根據史書記載的數字粗略的估計。

城北的試驗田孫星雲有把握能讓水稻畝產一千斤以上,試驗田和真實種植產量是有出入的。

這雜交水稻一旦成功,普及開來的話,至少能讓這個時代的水稻產量翻倍,達到五六百斤輕而易舉。

這是一場巨大的糧食革命,一旦成功,大宋朝的百姓就不會再為糧食發愁。

有了吃不完的糧食,還可以飼養牲畜,解放勞動力。還可以出口到契丹、西夏。

契丹和西夏發動戰爭的目的都很單一,吃不飽,餓的。一旦百姓豐衣足食,傻子才願意打仗。

“老武,你可是為咱大宋立了一大功,你是咱們的大功臣啊!哈哈哈,老子將來研製出高產水稻,先記你一功。”孫星雲哈哈大笑。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