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青史留名,清官總是值得尊敬的,孫星雲對官場是無比的厭惡。可正是這些為數不多的清流支柱,才讓他對朝廷有了些許的希望。不然,他早就辭官逍遙去了。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人和事,我們有過盛世輝煌、有過千古遺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着無數的風流人物留名青史,他們無愧於民族的脊樑。
是誰人牽着駝馬,踏上未知的絲綢之路傳播文化的長廊。是誰人投筆從戎、弱冠系顱請上長纓血灑沙場。
是誰在絕域輕騎奔馳、仗劍征戰四方,是誰無定河邊,男兒熱血埋骨他鄉。
又是誰那冒死勇諫,入骨之言,為天下百姓傾訴衷腸!又是誰端坐朝堂,四海稱王嚮往着堯舜禹湯。
總有那敢為萬民請命,不惜用生命去捍衛自己的信仰的人。王沿已做了必死之心,妻兒送上馬車與他揮淚作別。他知道這封奏疏一旦送到東京城,會意味着什麼。
急遞鋪的鋪兵揚鞭策馬,懷揣着這封會引起朝堂地震的奏疏一路往東京城而去。
東京城,尚書省一收到這封奏疏,登時嚇得面如土色。尚書府的一名員外郎拿着奏疏的手都微微發抖。
另一名侍郎有些奇怪:“老張,你這是怎麼了?”
那員外郎一臉驚恐,看着書信上的八個字顫抖着將奏疏遞過去。這侍郎一看,七魂兒嚇掉了六魄,慌忙將奏疏遞到政事堂。
因陝西奏疏歸呂夷簡整理,很快這封大逆不道的奏疏就送到了呂夷簡的桌前。
呂夷簡一看這書信上面的八個字‘大宋皇帝趙禎親啟’,也是嚇得面如土色。他想拆開看,可沒有這個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