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2 / 2)

有了鎢絲,電燈不是難事。孫星雲拿着用手工加工出來的一卷卷精細的鎢絲,不由得驚喜交集。

大宋朝是個有夢想的國度,這次進士題目也很有特色,分別是《王者通天地人賦》,《天德清明詩》,最後一道論述題,是《水幾於道論》,出自老子《道德經》。

趙禎親自出題,試前誰都不知是什麼題目。直到臨考時,趙禎才將自己的論題發出,由內侍送到崇政殿。殿試的士子在考試的時候直接在皇宮崇政殿舉行,這幾個題目除了趙禎誰都不知道,就是怕科場舞弊。

論述題一發下來,穆青倒吸一口涼氣。這和恩師教授給自己的題目簡直就是如出一轍,當下他不及多想,按照自己平日練習的思路洋洋洒洒的寫了起來。

對於孫星雲來說,這屬於作弊了。但他始終認為,一個人的人品遠勝於他的學識。穆青的人品讓他奪這個頭名狀元也算是實至名歸。

他寧肯自己餓着,也要把隨身攜帶的銀兩給鐵鎚他娘治病,這樣的人以後為官也會是個清官無疑。

考完了,考生們有皇帝御賜的午膳,這是學子們莫大的榮耀。他們先是站起時施禮,然後接過內侍們送上來的午膳,吃完飯後就等着他日放榜了。

一百三十六份卷宗很快收了上來,卷宗的名字都是採用的糊裱已防止營私舞弊。各位翰林院的飽學大儒們開始閱卷,然後分出一二三等。

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這次錄取一百三十六人其實規模算是小的了,因為范仲淹等人的新政,龐大的官僚機構開始精簡。所以這次科舉取士的人數並不很多。

三日後,紫宸殿。趙禎看着主考官們送上來的卷宗,一共有十張,也就是前十名的試卷。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