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孫星雲一聽立刻沒了脾氣,他賤兮兮的笑了笑:“是是是,公主說的可對。那我再給你們這群混蛋講一遍,蒸汽機,”
任何理論知識,沒有實踐的鋪墊都是讓人難以理解的。
蒸汽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複式動力機械。蒸汽機的出現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直到20世紀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後來才逐漸讓位於內燃機和汽輪機等。
然而蒸汽機製作起來相對簡單,有了精鍊鋼鐵,以大宋朝目前的能力,完全就可以做出來。
可是蒸汽機不單單是將蒸汽能量轉換換為往複式動力機械這麼簡單的事,這樣造出來的蒸汽機有很多弊端,搞不好還會造成蒸汽鍋爐爆炸等嚴重後果。
這還需要進行了一系列發明,比如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只有這樣,最終才能發明出工業用蒸汽機。
即便是這樣,做出來的蒸汽機還是存在諸多弊端,熱效率低下,能耗巨大。活塞動作不連續而且慢。蒸汽利用率低,浪費原料。這個時候,還是需要繼續改進。
初期的瓦特蒸汽機仍用平衡槓桿和拉杆機構來驅動提水泵,為了從凝汽器中抽除凝結水和空氣,瓦特裝設了抽氣泵。他還在汽缸外壁加裝夾層,用蒸汽加熱汽缸壁,以減少冷凝損失。
瓦特的創造性工作使蒸汽機迅速地發展,他使原來只能提水的機械,成為了可以普遍應用的蒸汽機,並使蒸汽機的熱效率成倍提高,煤耗大大下降。因此瓦特是蒸汽機的改良者。
而孫星雲跟他們介紹的,就是這種改良后的蒸汽機。這種蒸汽機具有恆扭矩、可變速、可逆轉、運行可靠、製造和維修方便等優點,可被廣泛用於電站、工廠、機車和船舶等各個領域中,特別在軍艦上可成為唯一的原動機。
“好,那我再給你們講解一遍。”黑板上,孫星雲給學子們再次講解着:“蒸汽機配件,主要由汽缸、底座、活塞、曲柄連桿機構、滑閥配汽機構、調速機構和飛輪等部分組成。你們都給老子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