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比蝗災更可怕,還是人禍。在這個時代很多人不懂,就歸咎於神靈。
蝗災,很多人認為是神靈大怒。是你們觸怒了上天,降下的災禍。
蝗災猛如虎,久旱必有蝗。在古代,蝗災是最可怕的天災之一,古人迷信,許多地方的百姓竟然都不敢去捕捉。
歷史上蝗災迭起,受災區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佈,嚴重時可能遍及整個黃土高原。
《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中國古代對蝗蟲認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說法,又有“蝗魚(蝦)互化”之說,如:宋代陸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魚卵所化”。潘自牧的《記纂淵海》:“有蝗化為魚蝦”。李昉《太平御覽》〈蝦門〉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為魚蝦。”。李蘇《見物》記載:“旱涸則魚、蝦子化蝗,故多魚兆豐年。”。
而孫星雲所處的這個時代,上治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魚蝦變成蝗蟲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
一直到了大宋朝,也還是好不到哪裡去。
蝗災是大事,趙禎不敢怠慢:“文德殿,快!”
孫星雲想溜,他不想湊這種熱鬧。什麼事都找他,他有沒有三頭六臂。老子忙着呢,捕蝗蟲這種事交給朝廷來做就是了。
敗家子如此詭計多端,趙禎自然不會放過他:“星雲,你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