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和所有天下父母一樣,擔心兒子吃不好穿不好,擔心兒子在外,吃苦受罪。雖然,孫星雲看起來不像是會吃苦受罪的樣子。
去密州,不知道還以為敗家子去賑災。他拉了足足二十多輛車的貨物,東西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防火防盜防山賊,不管是亂世還是盛世,山賊土匪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未雨綢繆,狗腿子們都人手一把遂火槍。
當然這還不保險,孫星雲又雇了東京城名頭最大的鏢局,金鳳鏢局。
鏢局興起與北宋,當時的商品經濟十分發達,所以在很多時候在運送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會需要有人保護東西的安全。
本來國威水師是要同行的,這樣路上就會安全的多。但是國威水師因為要集訓,只好延期入密州。
山東多響馬,唐代開國功臣、現在作為門神供人膜拜之山東人秦瓊及瓦崗寨好漢就是古代響馬出身。
金鳳鏢局名頭響噹噹,據說在山東一路吃得開。山東大小響馬都給他金鳳鏢局的面子,所以孫星雲選擇了他。
就這樣,孫星雲在金鳳鏢局的護送下,一路東進到了大名府。
大名府就是現在的河北大名縣,位於河北省東南角,緊挨着河南和山東,距離梁山約三百多里。
大名府,宋仁宗慶曆二年,契丹在今北京東部的薊縣、通縣和唐山一帶,集結重兵,伺機南侵。消息傳到宋都東京,朝廷文武官員緊急商量對策。很多人主張把京城西遷洛陽。還有人主張講和。
丞相呂夷簡曾在大名府為官,十分熟悉黃河以北的情況。針對這些西遷派和講和派的言論,他講出了一段與眾不同的話:“使契丹得渡過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聞契丹畏強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
呂夷簡的意思是說:如果皇上遷都洛陽,使契丹不加抵抗渡過黃河,那時,城牆再高,城池再深,也難阻擋敵人的進攻。契丹人是碰見了強硬就害怕,遇見膽小的就欺負。匆匆忙忙遷都洛陽,是向敵人示弱,難以顯示朝廷的威力。應該建都大名,表現出皇上要親征的決心,這樣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圖謀。
大名府是當時黃河北面一座重要的軍事重鎮,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就是說,她掌控着黃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着宋都的北大門。堅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敵人南渡黃河的通道。
趙禎採納了呂夷簡的正確主張,於當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為都城,定名“北京”。契丹聽說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裡膽怯,就打消了這次南侵的念頭。
《水滸傳》中稱她“城高地險,塹闊濠深”;“鼓樓雄壯”,“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台,數萬座琳宮梵宇”;“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
大名繁華,僅次於東京城。當時百姓都以自己是大名府人士為榮,此時的程琳,字天球,今河北省博野縣程委村人,程琳為理學家程頤、程顥之父程珦之兄,宋朝大中祥符舉人。
抵禦西夏、契丹和治理地方都有大的貢獻。程琳堅守大名10年,“度要害,繕壁壘,增守御備”,但堅決不打擾百姓。親手栽樹萬餘棵:說:“打仗的時候修樓櫓,用來瞭望敵情和射殺敵人而搭建的高台,就不用給老百姓要木料了。”
大名的老百姓愛戴他,為他立生祠建廟。程琳到大名,職務是“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相當於宰相,但屬於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