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空有滿腔熱血,卻相對思想單純,在成為那場革命的靶子後,對當時的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已經無力再安置這些大學生就業。
他們又無法繼續學業,如果讓他們繼續滯留在城市,後果難以想象。
如何安置這些人就成了當務之急!
從那時的現狀考慮,把他們分散到農村的“廣闊天地”,消除了他們對社會的破壞力,上山下鄉,遠比在城市就業的成本低很多,畢竟大多數知識青年都不拿工資。
什麼“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什麼“屯墾戍邊”,不過是施加給他們的政治壓力。
試想,如果真需要再教育,在城市裡不是更好作為,更容易發揮?
反過來看,農村的勞動力原本就過剩,還讓這些人下鄉,搶奪農村原本就極其有限的生存資源和口糧,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至於於若謙關心的回城問題,其實再過一兩年,上層就開始允許持有“回城通行證”的知識青年。
以招工、考試、病退、頂職、獨生子女、身邊無人、工農兵學員等,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名義,逐步返回城市。
當然,也有一部分在農村結婚“落戶”,永遠留在了農村。
更有人因為害怕不被上麵允許,即使有了孩子也不登記結婚,拋家棄子離開了家,造成一個又一個的家庭破裂,妻離子散。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現在都還沒到時候。
她也不打算告訴於若謙。
“想不通的事就彆想,你彆掙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粉的心。這些事和你我都沒關係。”
“哦,知道了。姐,啥是粉?”
“......就是米粉,用大米磨碎後的米漿做成的。想吃?明兒一早姐給你做。”
“還是不了,這麼多豆腐都吃不完呢。姐,你的臉怎麼了?”
“......”
還能咋,就是被你給氣的!於若曦真的有苦說不出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