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根源和錯誤的現象之間是有時間差的,但是這個道理又不好講,無論病根在哪兒,都不能否認這個現象的確是在李泰監國期間出現的。
長孫無忌已經開始正麵針對李泰了,李世民頓時覺得心裡不怎麼舒服了。
“有沒有這件事,律法都應該補充。”李世民笑嗬嗬地看著長孫無忌說道:“朕記得你在洛陽的時候寫了一個‘唐律疏議’,寫完了沒有?”
長孫無忌當初去洛陽走得是相當的急,從皇宮就快馬揮鞭地跑了,不走就得找個地縫往裡鑽了。
李恪當眾把長孫家二兒媳的近侍跟和尚私通的事給揭了出來,他無地自容才跑到洛陽去的。
到了洛陽他就開始寫唐律疏議,律法可不是一條兩條,那要逐條地寫個解釋出來,不是短時期內能完成的活。
長孫無忌才寫了一半不到,就急匆匆地跟著皇帝奔遼東去了,他隻好向上回複道:“沒寫多少,才開了個頭而已。”
“哦,那正好,朕也想總結點東西,你抽空多來宮裡,咱們一起著書立說豈不是好?”
李世民看似隨意的一句話,輕飄飄地就把話題給帶偏了,人家在聊律法的漏洞問題,他扯到勸長孫無忌退休上去了。
李世民的想法也很簡單,什麼民告官根本不重要,這事隨便交給誰去審問、查訪都可以,讓長孫無忌和自己一起退休才是真正的大事。
長孫無忌才不願意退休下來,成天的寫字看書呢,他正在想該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拒絕皇帝的提議,李泰笑著開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