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校接過紙軸送到李世勣手中,李世勣展開一看是獻降表,上麵有準備投降的人、馬匹、糧草、物資的數目。
投降的人數有四萬六千餘,戰馬三萬匹,弓箭也很多,李世勣一看就憑表上這些人員物資的配備,也有很強的戰力,沒必要直接投降吧?
好歹也該比劃比劃,李世勣看梯真達官長得很是英俊,有個一表人才的樣子,怎麼連戰的勇氣都沒有呢?
李世勣輕輕地放下紙軸,淡然地問道:“我看你也是個將才,怎麼不戰而降呢?”
“你們漢人有句話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的薛延陀不是當年那個高據陰山、控弦百萬的突厥強國,如今的大唐也不是當年那個瘡痍滿目的中原王朝。”
梯真達官並不是喜歡投降,隻是迫於形勢,無奈之下做出的選擇。他也深思熟慮了很久,千百條道都堵死,還真就隻有投降是最好的選擇。
既然你來投降了,那就得拿出誠意,他並沒有一味虛偽地表達什麼對大唐的仰慕之心,而是實在地講了他的想法。
“當年的突厥又強大又團結,而中原王朝又羸弱又破敗,突厥尚且沒能占得中原王朝半分便宜,如今的中原王朝之強大遠非當年的突厥可以望其項背,混亂不堪的薛延陀縱然有螳臂當車的勇氣,也難逃以卵擊石的結局,天下歸唐已是大勢所趨。”
“咄摩支是個沒主見的人,誰說話都聽,成不了大事。他手下一共七萬餘眾,能作戰的也就六萬左右,其餘的都是傷殘,就算拚命與大唐相抗也不過就是早死與晚死的區彆。”
“想要保住薛延陀,唯一的辦法就是與唐直以及其他所有小部落聯合起來,整個草原團結起來才有希望守得住,可是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