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0章

無論是信了李泰的話還是質疑李泰的話,長孫家的落敗都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所謂形勢比人強,長樂除了接受現實還能怎樣?

經過一番貴與賤、貧與富、生與死的曆練,她對這世上的一切都看得淡了,從不能接受到坦然接受,這其實隻是一段時間上的距離而已。

李泰向她承諾長孫家不會就此消失於朝堂之上,待到她的長子長孫延成年之後,會讓他繼承長孫無忌的官爵。

長樂知道李泰這是一片好心,她卻堅決地拒絕了,她不想讓她的兒子在朝中做高官,隻希望他們能夠平安健康地長大,普通平凡地過一生。

做過了帝王的掌上明珠,也做過了民間的鄉野村婦,享過人間最大的福,患過人間最絕的病。

什麼叫起起落落?什麼叫坎坷波折?經多了、見多了,也就不覺得有什麼是值得奇怪的了,更不覺得有什麼是值得留戀的。

富可敵國終有何用?位高千仞又能怎樣?這花花世界,一切都隻是過眼雲煙。

長樂的出現令李世民很是欣喜,自從她假死離開長孫府,李世民在李泰的帶領下,曾經到小鎮上看望過她兩次,隻不過都是遠遠地望了兩眼,她並不知道。

長樂大哭了一場之後,情緒很是穩定,並沒有像城陽一樣的消沉哀怨,這讓李世民放心了不少。

人馬聚合之後,浩浩蕩蕩的隊伍開始向泰山行進,這些人裡有幾十萬的軍士,有多半朝的文臣武將,有後宮的嬪妃也有皇帝的兒女,更有百餘個周邊部族的首領。

高句麗的覆滅使得李世民的封禪更加的理直氣壯,場麵也更加的宏大,所用到的一切禮器,都是李治親自督造的,這又讓李世民抓到了一個炫兒的大好機會。

封禪大典最重要的就是封禪,呃,說起來好像是一句廢話,其實不是的,封禪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封和禪。

在泰山上積土石為壇以祭天,稱為“封”。在泰山下的小山除地而祭,稱為“禪”。

相對而言封的儀式更為複雜一些,而禪相對簡單。封禪之後還要燔柴瘞血,就是燔燒柴火和埋入祭牲之血以告神靈。

這些儀式結束後,便是在泰山頂上刻石記功,這既是對帝王功業的總結和肯定,也是對後來人的激勵。

刻石容易,記功也不難,難的是這碑文由誰來寫,李世民自己寫肯定是不行的,那有自吹自擂之嫌,彆人寫的話,李世民還真信不著,一會兒嫌人家文采不夠,一會兒嫌人家書法不行。

最後無奈之下,李泰把這好活接了過來,六易其稿終於寫成了一篇令李世民滿意的頌德文。

封禪大典結束皇帝要大赦天下還要接受百官的朝賀,百官在朝賀天子的時候提出要改元。

封禪後宣布改元,以示順應天意、逢凶化吉,這是漢武帝留下的傳統,百官提一嘴是理所應當的事,李世民卻沉默了,隻是淡淡的說了句:“先回京吧,回京再議。”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