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那可是汝瓷啊!若能修複完好,其價值將無法估量!”
宋朝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這一排序並非隨意而為。儘管定窯在窯場出現的時間上可能先於其他人,但從曆史重要性來看,汝窯無疑穩坐頭把交椅。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汝瓷恰恰印證了這句古訓。
汝窯興起於北宋晚期,正值宋徽宗執政的時代。那個時期,政治上或許混亂不堪,然而在藝術史上,卻是中國文藝複興的鼎盛時期。
趙佶作為皇帝,在治國理政方麵或許有所欠缺,但作為藝術家中的佼佼者,他當之無愧。憑借著超凡脫俗的天賦和旺盛的生命力,他不僅自身藝術創作成就卓越,更以獨到的眼光賞識了無數傑出的藝術家。
倘若不是因為國家在他的手中衰敗,他在後世的名聲或許不會太差。而汝窯的崛起,正是他文化宏圖中的一抹亮麗筆觸。
宋徽宗是一位虔誠的道教徒,道教所倡導的清淨無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深深影響著他。
可以想象,既有藝術家氣質又不吝錢財的徽宗,必定將自己的生活打理得精致而有品位。
北宋宮廷原先一直使用的是定窯的瓷器,其色澤以白色為主。然而,對於道教徒來說,這種顏色過於刺眼。於是,趙佶毅然決定重新定製瓷器,從而開啟了汝窯短暫而輝煌的曆史。
汝窯的色澤被傳為來自天上。後周世宗柴榮曾燒造過一種名為“柴窯”的瓷器,在北宋時期卻已失傳,隻留下禦批中的一句讚美:“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宋徽宗不惜一切人力物力,誓要超越前朝,打造出可與柴窯相媲美的汝窯。
汝窯的瓷胎並非白色,而是帶著淡淡的紫色,被稱為“香灰胎”。而其釉色,則呈現出一種非常柔和且悅目的天青色,半透明或不透明中常帶有細微的釉裂紋,被譽為“蟹爪紋”。這種獨特的色澤和效果,成為後世一直模仿卻難以超越的經典。
無論是南宋的官窯和哥窯,還是清代的雍正和乾隆時期,儘管各自都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但在模仿汝窯的技術上,卻始終隻能達到形似而神不似的境地。
據古籍記載,汝窯之所以色澤如此細膩,是因為在釉料中加入了瑪瑙粉末。然而,根據最新的化驗報告顯示,儘管瑪瑙粉末與釉內的主要礦物並不相互排斥,但它對於改變或提升汝窯的成色並無明顯助益。
這個消息對於矢誌於重現汝窯輝煌的藝術家們而言,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然而,它也從另一個角度肯定了現存汝窯瓷器的珍貴價值。
因為連這唯一可能破解汝窯秘方的線索也已斷絕,使得這項文化遺產更加稀有和珍貴。
金朝滅亡北宋後,汝窯的輝煌也隨之煙消雲散,其存在時間僅短短二十年。因此,傳世的汝窯瓷器寥寥無幾,每一件都是彌足珍貴的寶物。如今,全球僅存的汝窯瓷器大約僅有七十件左右。
其中,彎彎故宮博物院珍藏23件,京城故宮博物院擁有17件,滬市博物館收藏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則持有7件。
其餘的10件則分散收藏於美利堅、小日子等國的博物館及私人手中。而能夠公開展示的,更是屈指可數,僅有五六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