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現在這點銀子,甚至都不如一些手藝工匠的薪資。
餘杭布政使長歎一聲說道:“俸祿少,是其一。”
“其二便是每任官員,都想勸農勸桑,希望發展本地,全要花銀子。”
“但是知府知縣可以用的銀子就那麼多,勸學修路用完後,基本就不剩多少了。”
“若是想要考核優秀,就必須得自己找銀子。”
“這裡麵,又有兩種辦法。”
“第一,是讓當地豪紳出捐,官紳一同出錢搞工程。”
“這個辦法的好處是,朝廷花錢不多,容易通過。”
“但是讓豪紳出捐,就得和當地大戶打交道,日後少不了勾連與請托之事。”
“第二個辦法便是挪用朝廷的火耗銀子、鹽引。”
“這樣才可以有錢去辦事情。”
餘杭布政使無奈的說道:
“下官也不是為自己治理不嚴辯解。”
“但是這種事到處都是,不光是餘杭特例了。”
這下子黃曉也震驚了。
他沉思後說道:“布政使大人,咱們一起上奏朝廷,再議一下鹽引之事,怎麼樣?”
餘杭布政使大喜。
很快,黃曉的奏折送到京都。
黃曉沒有講述餘杭的鹽務問題,而是針對鹽務提出了五條建議。
這封被稱作鹽務五條的奏折,再度引起朝廷的激烈討論。
唐孝仁看著奏折說道:“沒想到黃曉這個捐官,居然可以看出朝廷的百年積弊。”
“看樣子是我看走眼了!”
賈仁義也說道:“還是聖上慧眼識珠,看出他是個人才啊。”
唐孝仁也說道:“但是也得放對了位置,黃曉在禮部便不是個人才。”
賈仁義哈哈一笑。
唐孝仁說道:“朝廷的積弊,不變法沒法改變。”
“我早有變法的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