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這相當於掌握了整個大周的官員升遷。
吏部選人司,則負責五品以下的新官員的任免。
按照大周的規定,考中舉人和進士,就得到了做官的資格,相當於預備官員。
這時是沒有俸祿薪水的。
必須在選人司授予官職後,才可以成為大周官員。
還有一些官員,因為身體不好,或者父母離世丁憂,暫時免去職位。
這些官員在身體痊愈後,或者守孝期過後,想要重新得到官位,就得通過選人司重新授予。
同樣為七品官,大越的知縣和餘杭的知縣差彆可就大了。
所以選人司授官,也被稱作躍龍門。
如果可以授予一個優良郡縣做知縣,那便是魚躍龍門,以後官途順遂。
如果被分去偏遠地區做知縣,可不可以升遷不說,死在任期也有可能。
文選司和考功司,那就是大肥差。
吏部的三司,被叫做上衙,可見在眾多衙門裡的貴重。
吏部三司的官員,看見進士全是昂著頭的。
京都有個流傳很廣的段子,某個考了十幾年的老進士,考中後沒錢給文選司行賄,最後被派遣到了黔南做知縣。
這個老進士跪在文選司門口一天,最後同科的同門可憐他,幫他湊齊了賄賂銀子。
這名老進士才被任命到就近的豫中就職。
文選司的腐敗,朝廷每個衙門幾乎都看的清楚。
而查京裡的貓膩,更是渾濁不堪。
現在皇帝發怒,嚴查查京裡的弊案,整個京都的官場,頓時翻騰起來。
內閣當然不會親自下場揪人,內閣召來禦史台,任命了六名禦史,專門考察吏部。
這六名禦史全是血氣方剛的歲數,早就不滿吏部的弊端了。
他們快速調查了吏部的案卷,很快查出許多問題,其中問題最多的當然是手握任命官員大權的選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