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1 / 2)

第501章

大論和小論以下,便是分封的武士。

吐魯依據武士的勇猛級彆,分彆賜予金銀銅三印。

隻是隨著時代發展,武士階層也全是世襲製了。

金印、銀印、銅印,漸漸成為了三個武士階層。

那些武士領主,就是吐魯的預備軍官。

在吐魯普讚征召時,每個武士家族都得出六名成年男丁,自己駕駛戰馬,帶著武器參加軍隊。

在那些武士的領土裡,也會打造一座佛寺。

佛寺的僧侶,便是這塊領土的宗教領袖。

吐魯這種從上而下的二元結構,也是世俗權力與宗教權力鬥爭以後所形成的微妙平衡。

在楊振這個外交大使看來,這種結構是極其不穩定的。

僧王是否有轉世記憶,楊振不知道。

可是這種結構所謂的平衡,在於僧王與普讚兩個體係,各有盛衰期。

普讚是繼承的。

在普讚年幼時,普讚的大權掌握在普讚的母親,或者普讚的舅舅手裡。

而普讚的配偶,也是四大論家族裡的。

每任普讚成年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從母親或舅舅手上搶回自己的權力。

僧王的情況也差不多。

在僧王轉世以後,幼年與青年時期,權力全掌握在撒熱城的僧團手上。

僧王必須得得到僧團的認可,才能親自執杖權力。

而這段期間僧王也一定是弱勢的。

僧王與普讚,分彆都有弱勢期,都有集團內部的爭鬥,所以在搶奪權力的時候,便會相互幫助。

比如僧王會幫普讚站台,普讚擁有僧王的支持,能更輕易的從母親和舅舅手上搶回權力。

而普讚也能幫僧王站台,迫使僧團的人們,交出手上的權力。

每任僧王與普讚之間,都有這樣的默契。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