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京都對肥皂是十分渴求的。
待朝廷的禁令一解,京都立馬興辦起許多肥皂坊。
霍剛原以為官辦的肥皂坊產量多、規模大。
還有內務府辦的屠宰場提供原材料,所以他的脂肪原料全是成本價。
霍剛以為自己的成本低,一定可以繼續壟斷京都市場。
但是霍剛錯了。
肥皂這東西,說白了毫無技術含量。
隻要一點堿水和豬油,就能做出來。
以前不準民間私造的時候,就有些人自己在家造,這東西毫無門檻可言。
豬油這種東西,也並非鐵礦煤礦這些稀罕的礦石,市麵上隨處可見。
現在京都百姓的生活好了,大家也沒那麼愛吃肥肉,轉而愛吃口感更佳的瘦肉。
石頭是個年輕的報童。
憑借手腳麻利,頭腦靈活,石頭積攢了一點錢。
他現在十七歲,有個夙願就是可以攢夠錢,去參加國子監的考試。
憑借報紙認字,石頭也慢慢閱讀詩經子集。
石頭在報紙上看見,朝廷把肥皂禁令解除了。
肥皂這東西,石頭自己也做過。
後來因為工部打擊的太嚴厲,石頭便放棄了。
但是基本的做法他還是會的。
看見這個機會後,石頭立馬租了一個小作坊。
接著便雇傭了彆的報童,在市集的豬肉販子那裡購買肥肉。
但是石頭的辦法很巧妙。
他讓報童們在送完報以後,也就是早市快結束時去買。
這個時間攤販都著急回家,肥肉的價格最低。
果然,石頭用這個辦法買到了許多便宜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