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2 / 2)

他反對的理由很簡單。

徐剛林的意思是:

百姓待在本地,隻能耕田,收入無法增加。

你們為了自己的政績,禁止百姓外流。

但待在老家,也沒有提高薪水的崗位。

這種縣令就是為了自己的政績,不準百姓外出賺錢,過好日子。

徐剛林的這番話,當然引起了整個池南府官場的不滿。

官場上的人全說他是沽名釣譽,全部疏遠了徐剛林。

但是徐剛林卻一點也不在乎。

他為官清廉,可不是不知變通之人。

徐剛林根據本地的特色,引進了一批製鞋的工坊。

又跟官府借錢給手藝精湛的工匠,讓他們開工坊。

現在徐剛林所在的縣,已經是收入最高的一個縣了。

許多在東南地區務工的百姓全部返回家鄉工作。

但是徐剛林剛讓當地百姓過上一段好日子,朝廷就要建造小池底水壩。

為了當地百姓,徐剛林上書表示了抗議。

三人當中,徐剛林是真的為百姓著想,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慮。

他不在乎自身的前程與仕途,想的全是讓當地百姓過上好日子。

所以他是態度最激烈的。

三名縣令坐在一塊,原本是想商量一下對策,怎樣回答皇帝。

可是沒想到剛說了幾句,就發現三人的想法不同。

徐剛林的想法是最激烈的,三府十二縣的百姓是無辜的,朝廷應該心平氣和的跟百姓好好商量搬遷的條件,而不是直接下命令。

搬遷去哪兒,如何安置,朝廷都沒有提供方案,就讓百姓遷移。

這是當地人沒法接受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