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於是,黃帝在擊敗了燭九陰之後,開始一一的征伐其他四族,以及所有的部落。黃帝的出發點是好的,他也是一心為民,一心想要統一大荒,從此以後不再有戰亂,百姓不再受苦。
但黃帝並不理會當時大荒人民最渴望,以及最需要的是什麼。當時整個大荒的千千萬萬人,他們最需要的並不是五族一統,天下一統,他們需要的是安居樂業,他們希望能過上神帝時期的時候,各族間不再有戰爭。
可是這樣的生活注定與他們無緣,因為他們遇到的是黃帝,一個有雄心壯誌,想要一統大荒的黃帝。於是水族燭九陰之禍亂剛結束,大荒所有人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要抵製黃帝一統天下的決心了。
黃帝想要一統天下,那些部落與強族的貴族們肯定不會同意,肯定不會心甘情願的將領地給讓出來,於是他們隻能反抗,隻能戰鬥,於是將整個大荒給陷入了殺戮中,一場更大規模的戰鬥終於拉開了。
黃帝一一的收服那些部落,以及四族之後,他又將目光轉向九黎族,也就是當時蚩尤的部落。蚩尤屬於外族,此人十分的強大,雖然沒有被納入大荒五帝十神的行列中,但是他的實力,絲毫不比黑帝白帝等人差。更重要的是,蚩尤部落中高手如雲,個個嗜殺成性,都不是貪生怕死的人。所以黃帝與蚩尤的戰爭中很艱難,空前絕後的艱難,比與五族開戰還要更加的艱難。
至於為何如此艱難,其實理由很簡單,舉個例子,劉邦與項羽的戰爭,為何一直都比較順利,不到幾年的時間,就將強大的項羽給滅了,除了項羽的性格為人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優勢,那就是大家都是楚人。
項羽是楚人,劉邦也是楚人,所以劉邦與項羽的戰爭,僅僅隻是兩個霸主間的戰爭,並並不屬於亡族之戰,所以百姓與士兵們都不是很積極。
後來滅了項羽之後,劉邦風頭正勁之下,居然去攻打匈奴,然後大敗而歸,即便他不是因為上當,所以被圍困,估計那一場戰爭,他就算贏,也會十分的吃力,因為劉邦忽視了一個問題。他與項羽之戰僅僅隻是兩個楚人的霸主爭奪戰,而與匈奴之戰,隻是兩個種族的戰爭。
黃帝當時統一各族時,大家都是大荒族人,雖分金木水火土,可種並沒有將彼此當成異族,隻是當成對手。然後與九黎族的戰爭,與蚩尤部落的戰爭,則是屬於種族之戰,所以黃帝起初時並不是很順利。
後來經過長時間的艱難之戰之戰,黃帝滅了蚩尤部落後,當時的整個大荒奄奄一息,哀鴻遍野,十室九空,到處都是孤魂野鬼的亡靈。神帝深感內疚,自責,於是造下九鼎,分彆鎮在中原九州之地,不讓怨氣擴散。
其實無論是神帝還是黃帝,都為人類以及那個時代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神帝為大荒帶來了兩百年上下的太平,而黃帝則是統一了大荒,雖然黃帝殺伐之心很重,帝王霸氣過重,但他畢竟統一大荒,將那個四分五裂的時代部落融合在一起。隻是黃帝也沒想到,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建立在無數白骨之上的江山,也沒永遠的維持下去,最終也是土崩瓦解。
行走在這個密道中,於明洋仿佛見到萬年前的那一幕幕往事,仿佛見到了上古時期受人尊重的神帝。雖然他與神帝是不同時期的人,兩人相隔萬年的時間,卻能心神相交,跨越了時空產生友誼。
於明洋搖頭苦笑,真是癡心妄想,神帝那種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怎麼可能會與自己這種小人物心神相交呢。即便是自己跨越了時空,進入大荒時期,進入那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見到了神帝,他也未必會記住自己。
兩人在密道中行走了幾個小時後,隻見前方有一處岔道,甬道一分為二,兩個甬道都是漆黑如墨,一眼看不到儘頭,看著那漆黑如墨的甬道,於明洋有些急躁,不知道要何時才能走到甬道的儘頭。
難道這個甬道,與外界的迷霧森林一樣,也是無邊無際,無窮無儘,永遠也走不完。在迷霧森林中,還能找到水源以及吃的,可是在這裡什麼都沒有,短時間還行,一旦時間久了,自己與綠野將會被餓死在這裡。
綠野那深邃的眼神也是看著黝黑的甬道,不知要選擇哪條甬道,還真是考驗人。
其中的一個甬道上方,刻著四個大字,“九死一生。”